主动“引雷上身” 现代防雷技术你了解多少?
2020年6月7日,广州雷雨天气频繁,小蛮腰竟被雷“劈”;8月10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将雷电预警从黄色升级为橙色,电闪雷鸣的夜晚,一道闪电直接击中东方明珠电视塔。你以为小蛮腰和东方明珠是被雷劈了?不,它们是主动“引雷上身”,又称为“接闪”。
什么叫做“接闪”?
所谓“接闪”,是指建筑物主动出击,吸引闪电,即利用集散装置(即避雷针系统)来引雷,以免建筑物遭到雷击发生事故。
我们熟悉的避雷针又称“接闪杆”,是一种常用避雷装置。虽然避雷针名字里虽然有个“避”字,但是它并不躲避雷电,而是选择主动被雷电击中,通过“牺牲自我”引雷,再通过接地装置将雷电的电能引到大地,将雷电释放出来。
当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被感应上电荷,与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很小的电容器。但避雷针针头很尖,能聚集大量电荷,导致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易被击穿,成为导体。随即云层上的电荷经由接闪装置和引下线,流经建筑物基础,散落到周边大地。
建筑物防雷只用一个避雷针?
现代防雷技术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是指在建筑物的外部实施防雷措施,在建筑物外边拦截雷电,使人、畜和建筑物不受雷击,得到保护。内部防雷是指在各种可能传输和感应雷电的途径上实施防雷措施,拦截雷电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电器系统的损害,保护人和电器设备。
但是你以为只有一个避雷针就可以防雷?并不是。首先避雷针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只有一根针”,其实背后还有建筑物防雷装置包括屋面的接闪装置(由避雷针、接闪带和接闪网组成)、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垂直支柱中的钢筋或钢结构件组成)、接地装置(建筑物基础)。建筑物用避雷针(网、线、带)和一些建筑物自身的金属物,来作为接闪体,以免建筑物本身遭受到直接雷的损坏。
为了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不同防雷类别的要求,常常还会通过避雷带、避雷器等防雷装置来保障建筑物或电气的安全。除了我们所熟悉的避雷针系统,为了防止恶劣的雷电天气伤害城市建筑和居民安全,更多的防雷设备涌出。例如防雷体系中包括直击雷防护(避雷针、带、网、线以及用来接收雷电的金属物体)、感应雷防护(电源防雷器、信号防雷器等)、接地网(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等电位连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母线等可靠连接)、静电屏蔽等。
不能掉以轻心的防雷知识
尽管现在防雷技术、防雷设备日益先进,但是对于雷电灾害仍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户外开阔、无建筑物、自然植被较多的场景下,个人防雷知识也尤为重要。
首先在户外不可以在洞口、手头下躲避雷雨,其形状结构会构成一个类似电容器的装置,会产生电弧,但是在山洞的深处恒安全。其次,发生雷电天气时要远离金属物体,高中物理常识有说明,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被瞬间释放出来,如果距离金属较近,强大的声波可能会伤及肺部,并且切勿接触天线、水管、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最后若身体处于大树、楼房下,需立即离开,若来不及躲避,应采取下蹲的避雷姿势,要注意双脚呈并拢、双手合拢,双手切记不要放在地上,身体也不要躺下,避免雷击大地时因头部和脚部两端电压不同形成电流而伤及身体。
结语:现代防雷技术为我们营造了安全的生活环境,但切勿存侥幸心理,去了解防雷技术知识,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