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 安防应急力量蓬勃生长
2008年5月12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的地震猝不及防地袭击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十年后,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浴火重生,如今面貌一新,焕发勃勃生机。
汶川地震十周年 安防应急力量蓬勃生长
明天(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也是中国防灾减灾日。过去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除了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外,在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方面也已取得巨大进步。就在今年的国家机构改革中,为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还专门组建了应急管理部,目的在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应急管理部的组建,刷新事故灾害应急管理的格局,有些灾难无法避免,只能尽力挽救。依靠科学技术的手段将损失减小,将危害降低是社会及安防企业的责任。虽然地质灾害我们无法阻挡,但是在灾难面前,积极应对将危害损失降到最低安防必须做到!
物联网安防技术:地震救援大有作为
随着安防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飞机等技术也应用于地震救援前线,通过高空作业,对当地灾情进行连续实时拍摄,对后续的救援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震前,通过RFID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用来判别位置偏移量,通过这一技术预估地震何时发生。然而虽然安防技术先进但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动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烟雾感应器、智能分析摄像机等也被集中应用于报警技术,监测地震的发生。地震报警器能同时对纵波和横波进行检测并进行语音报警。加之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预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有望在未来绘制出预警云图。
在震后,在分秒必争的营救工作中,生命探测仪和热成像摄像机应用使得救援人员在难以接近和难以预测的自然环境下能探测是否存在生命迹象和更快的了解伤员情况,以便抢险人员最快做出决策。无人机搭载拍摄设备使得画面具备可移动性、高效率和立体性,可深入灾区现场拍摄,将灾难现场第一手的视频资料传回指挥中心。而且无人机还能在空中投递应急救援的物品和药品。地震后的震后救援是事关人命的大事,目前很多的震后救援工作,常常被拥挤的车流堵塞了救援车辆,贻误最佳救人时机。智能交通产品可以帮忙指挥部门实时监控各个路口的车辆信息,及时安排相应的车辆控制工作,让救援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实施救援。
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安防成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应急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应急产业体系也基本形成,而这其中,安防系统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全社会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措施和公共安全的需求不断增长。安防系统在提高防灾应急、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综合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安防技术应用多样,为打造立体防控体系增添助力。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以大华股份、景阳科技为代表的安防企业推出的产品已经在森林防火预警,电力输电线路巡查预警,变电站在线检测预警,部队营区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卓越的成就。通过对本区域、跨区域、多部门的联合指挥,安防应急系统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递上报、统一部署和及时处置,用户可快速、方便、全面的了解现场情况及事件进展,提高了应急响应与决策指挥的能力和效率。
结语
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震区人民,已经从悲痛中走出,开始了新的生活。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已经成为过去,但地震造成的巨大伤害我们不能遗忘。安防企业要想实现防范于未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