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切莫一哄而上
“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不能一蹴而就”……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规划和蓝图,加大建设投入。然而,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热,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们却提醒说,智慧城市需要保持“理性”,切莫一哄而上,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立足城市实际需求,更要突出地域特色,不能搞成“千人一面”,华而不实。
智慧城市项目我国居世界首位
随着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交通、环保、能源、医疗、物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催生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新模式。
截至2018年底,我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90%左右地级以上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和项目。一份最新的德勤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全球目前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项目已达1000多个, 得益于更多政策和投资支持,中国在建项目500个,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的90个……
“但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整体上还不尽如人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仍面临顶层设计、数据共享、标准引领不够,环境问题、技术瓶颈、技术应用落地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设计。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哄而起’的过热现象,部分城市未经科学的顶层设计及统筹规划就竞相上马,使得本有市场前景的智慧项目‘名存实亡’,陷入‘人走政息’的怪圈。”全国政协委员杨维刚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也表示出了担忧。
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目前天津中新生态城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展顺利,水电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未来公交系统、智慧灯杆等都有了实质性应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罗家均接受采访时,介绍了国内首个借鉴新加坡“智慧国”理念、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情况。他告诉记者,智慧城市建设内涵非常丰富,虽然有了实质应用进展,但以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城市系统仍需要“持续的投入和长期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新鲜事物,技术与业务的创新空间非常广阔、潜力无限,需要建立科学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做好长期建设投入的准备。
杨维刚委员则提出了“共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新生态”概念,他认为,在政府层面,要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以其代表性和特殊性突出城市特色。
在企业层面,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通过价格杠杆、自由竞争等市场手段来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智慧应用以及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共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新生态。陈晓红建议,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规划特点出发,要加大对公共数据资源的公开、共享与使用,利用区块链分离数据拥有权与使用权,盘活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各数据仓库中的数字资产。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