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泰科技刘海勇:智慧停车运营之美
智能停车离不开运营,运营到底是什么?
“资金进与出,工作粗与细,兼管人与事,还有奖与罚,这四点做到,才能做好运营”,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刘海勇说道。
2019年智能停车产业论坛上,刘海勇以“智慧停车运营之美”为题,给我们讲述了城市智慧停车的核心理念。
以下为刘海勇发言的主要内容:
城市智慧停车的核心是什么?技术与运营,技术是必备需求,运营是技术的支撑。
最早的智慧技术是地磁,使我们的道路泊位有了真正“大脑”的属性,通过转发器与云平台链接实现交互。创泰科技是国内首家从美国硅谷引入地磁技术的厂商,道路停车方面已经是国内顶尖。
运营大数据应用
如何评价泊位价值?从企业运营方面,会通过七个指标进行评估。
如何评价新项目价值?先找相似城市作为参考,从缴费习惯培养期、成长期、盈亏平衡期、值损期这四点进行分析。
新技术应用
智能停车是一种可以提前预约停车的技术。道路停车联盟发布了数据,智能设备占有率依次为:手持终端、地磁+手持终端、咪表、中高位视频、视频桩、地磁+电子标签、锁车器。视频桩会出现一些问题:人为破坏、阻碍行人道路、占用盲道,这些都会造成一些影响。
锁车器非常智能化,但比较适合私人车位,易被破坏。
高位视频会被高处绿化物遮挡,弯道不易查看。
目前最理想的设备是地磁+巡检器。
道路泊位的未来
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趋势依然是上升的。城市停车缺口很大,北京250万左右的泊位缺口,寻找车位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交通拥堵,耗时能达到20分钟,停车难,市容差。
我们有50%的智能化空间可以提升。目前21.9%的城市实现了智能化停车,县城只有2%,证明我国依旧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停车智能化改造。
地磁更新换代的周期在2018年达到一个高峰期,所有的地磁会重新更换。
道路泊位减少就意味着需要场库建设,场库车位成本十分昂贵,造价高,很难实现落地。大城市,政府投资或许可以实现,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的投资是很不现实的。香港的道路停车是限时半小时,过时就会罚款。我国目前的一些道路停车收费标准都不是很合理的,政府要做的是将道路停车回归“临时停车”的属性,同时进行限时停车。
有数据显示,我国道路停车半小时之内的车辆所占比已经超过50%,意味着政府做的措施是正确的。
停车立法的与信用体系的纳入,给无感收付带来了很大依据,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未来的收费模式由无感式替代闸道式,能更好的实现智能化目标。
政府与运营
政府的目标:解决百姓停车难问题,实现道路高周转率、高使用率,实现道路通畅、城市美观,以百姓的角度出发,不为盈利。
企业的目标:实现盈利,方便管理,低成本。
双方完全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一起为建设智能化停车服务而努力。
政府可以做的是:
道路不是停车场,要限时停车,控制免费时长,取消封顶价格。
基础设施建设,对停车进行规划,降低运营公司上缴费用。
政策上,加大处罚力度,出台相应停车的法律。
法律是强制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泰的梦想是从浙江走向中国,让百姓停车不再困难,愿意与更多行业精英进行合作交流。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