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推动两轮回归城市,哈啰主导出行新大陆

2019-09-12 08:45
来源: 驱动中国

与硝烟未定的“四轮”出行相比,“两轮”出行如今更惹瞩目。

今年6月,滴滴突然“变阵”。在顺风车还未有明确归期的情况下,滴滴先是试水聚合模式,而后又紧接着将单车与电单车整合升级为两轮事业部。

ofo失去价值之后,滴滴只能亲自下场。青桔单车与收购而来的小蓝单车组成了滴滴“两轮”阵营。相比之下,另一边美团在收购摩拜之后除了全面去摩拜化之外,似乎并未表现出多少对“两轮”出行的热忱。

反而是滴滴、美团之外的哈啰对“两轮”一直是All in状态。

率先在全国实行免押骑行、大力推助力车电动车、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一起做电动车租售换电服务,近日哈啰又与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荷兰走到了一起。

9月8日,在“Hello Global·智慧出行让城市生活更低碳高效”首个哈啰品牌日活动上,哈啰出行联合荷兰自行车大使馆、荷兰出行行业企业代表以及阿里巴巴等,共同倡议低碳出行。

在滴滴、摩拜相继撤出海外市场之际,哈啰与荷兰合作举办低碳出行论坛,在业内看来,哈啰此举是在释放信号,作为国内领先的“两轮出行”代表,与自行车王国荷兰进行合作,这是一张绝佳的品牌名片。

荷兰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全国1700万人口拥有2300万辆自行车,自行车人均保有量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16年荷兰全国有430万人在使用单车出行,占荷兰总人口约1/4,骑行总里程155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量120万吨。

同样作为自行车大国的中国,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巨大的出行痛点,两轮也已成为中国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哈啰一家日订单量就已突破2000万,单车骑行总里程达189.8亿公里,提供服务超过123亿次,累计减少147万吨碳排放。

据我所知,哈啰与荷兰王国也有一些实质性接触。例如哈啰出海欧洲首站可能就会放到荷兰,与景区合作推共享单车,并且据说荷兰王国对哈啰推出的助力车、电单车也非常感兴趣。此次参与论坛的就有荷兰自行车制造公司和产业咨询公司,未来双方很有可能会在这些方面达成合作。

哈啰力争“两轮出行”主导地位

去年9月,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发布内部信称,哈罗单车在共享单车领域已是No.1。

而对于“两轮”赛道上的老玩家摩拜,则在2018年4月被美团收购。今年1月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团App、改名美团单车。

滴滴则是在6月哈啰宣布推出换电服务后宣布调整,将单车与电单车整合升级为两轮事业部。

基于“两轮”的出行市场新战事就此拉开。

对于共享单车,哈啰属于后进入者,但在共享单车大战中凭借精细化运营和免押模式后来居上,并且自去年9月之后哈啰由“两轮”逐渐渗透“四轮”市场,推顺风车做聚合,成为滴滴和美团不容忽视的强力对手。

哈啰出行的逻辑在于,一方面做两轮基础出行服务,包括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服务,在哈啰的电动车业务方面,不仅可以租也可以售。另一方面就是打造基于两轮出行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基础能源网络、维修、保养等。

尤其是在电动车市场,不仅仅要解决成本问题,后续的充电续航、维护运营等等,投入都远高于共享单车。但这又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市场,我国目前每天整体出行需求约28亿次,其中两轮出行约10亿次,包括单车日均骑行需求超过2亿次、两轮电动车骑行需求超过7亿次。

可以说,共享单车战事已几乎接近结束,ofo出局、美团止损,只剩滴滴与哈啰较量。但与此同时,面向未来的电动车又成为出行市场的新战事。

此前滴滴宣布业务调整,市场评论褒贬不一。更多声音认为,滴滴在做防御性举措,其动机与当时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滴滴推外卖业务一致。

滴滴看到哈啰对大出行市场的威胁,所以在两轮出行市场进行围追堵截。相比之下,哈啰对两轮出行以及电动车业务的想法可能要更深入一些。

以单车起家的哈啰,对于“两轮出行”市场的探索和布局呈现阶梯状。从共享单车、助力车,到以换代充和以租代售,是一个逐渐向上递进的逻辑。并且,到成本更高、运营更难的电动车业务,哈啰开始考虑生态建设,也就是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联合推出的换电服务,正是之前我们提到的两轮出行的基础设施服务,这是基于电动车的未来护城河。

让两轮出行回归城市

哈啰在这次论坛上的一个主基调是希望推动两轮回归城市,包括自行车和电动车。事实上,这样的提议和想法并非单纯以商业竞争为主,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主要原因。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以自行车为代表的两轮出行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应用前景。哈啰出行高级副总裁李卓生就指出,两轮出行在几乎整个亚洲其实就是刚需、高频出行的代表,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 人口基数巨大、密度高,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50%,交通拥堵严重,城市化进程导致的流动人口数量巨大;

2 亚洲多数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较弱,购买四轮汽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很大的负担;

3 基建相对来说还在发展阶段,道路路况差不利于汽车通行;

4 大家已经习惯了两轮出行,很多国家里,每个家庭都至少拥有一台两轮摩托车或者单车。

因此在交通出行拥堵、四轮出行不便、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比如越南的胡志明市,两轮出行更受欢迎,其占有率达到整体交通出行的74%。

基于上述前提,我们看到以共享单车为主的两轮出行其实具备几个特定优势:

第一,成本更低,单车、摩托车及电动车满足普通民众消费水准;

第二,效率提升,有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能够提高城市出行15%-19%的出行效率,用户早晚高峰使用共享单车骑行,可平均节省 20 分钟的通勤时间。

尹志芳博士曾分析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日骑行订单量与拥堵的延时指数,发现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共享单车对缓解交通拥堵非常有效。

第三,低碳绿色。每年共享单车的骑行距离可以绕地球60万圈,节省汽油100万吨,以及之前提到的哈啰单车骑行总里程达189.8亿公里,减少147万吨碳排放。

不仅如此,像哈啰还通过车辆全生命管理,将车辆设计、生产、投放、管理、回收、再生等各环节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管理闭环。比如主体车架等金属材料,哈啰会统一回炉做成金属锭或者金属产品再循环利用。

从城市建设、规划角度来看,我国提出的“窄马路、密路网”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其好处正是适合步行/骑行等慢行系统发展。

实际上,国内很多城市的老城区及内城都是这样的设计,比如广州的越秀区,因为以前机动车不多,人们出行都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慢行系统。包括开放街区概念,密集的步行/骑行网络将增强人们出行的便利性,街区的混合利用模式可以使人们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哈啰的新机遇

事实上,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比国内更适合发展两轮出行。我们知道的像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是没有高速公路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东南亚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出行公司。

比如来自新加坡的Grab,其服务范围集中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Grab有一个特点,不同于滴滴、uber的四轮共享出行,它主要做两轮共享出行。仅在雅加达一个城市,Grab日订单就已突破100万,非常受当地欢迎。

Grab这样符合当地特质的创业公司,正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现在及未来在亚洲非常重要的两轮出行创新代表。目前,Grab的估值是140亿美金,而哈啰单车和电两轮已经是2000多万单的体量,整体生态布局也在延展,或将是下一个超级独角兽。

同时,这也意味着整个亚洲市场两轮出行有着巨大市场空间。

这样的市场空间在中国以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为主,我们知道中国很多低线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都在快速的规划与落实,在这中间其实像哈啰这样的两轮出行服务商就能参与进去,提供数据、出行服务配合完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同时,哈啰首次品牌日便与荷兰这样的自行车王国牵手,不仅意味着对两轮出行方式的持续看重,也预示着双方未来可能会在产业制造、两轮文化等多个方面合作,而且荷兰的一些先进理念也可适当引入中国,配合哈啰筹建更大的两轮出行生态。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