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哈罗上市,阿里竟是最大赢家?
随着全球IPO进程的加快,共享经济企业开始进入“收获”期。
4月1日晚,共享充电企业怪兽充电正式登陆纳斯达;4月13日,嘀嗒出行也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了IPO申请;4月24日,哈罗出行也正式向提交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
共享经济企业上市潮,已经悄然来临。
为何共享企业都选择了此时上市?此时上市估值会更高吗?共享企业上市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秘密?
根据怪兽充电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20.22亿元、28.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4亿元、-31.31亿元。巨额的亏损并未让其股价受到很大的影响。截至今天,怪兽市值仍为20.63亿美元(约合134亿人民币)。
怪兽造富效应让很多共享企业心里有了“底”,怪兽上市当天,街电和搜电正式宣布合并。半个月后,共享单车企业哈罗单车也递交了招股书。
哈罗出行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哈罗的营收分别为21.14亿、48.23亿、60.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08亿元、-15亿元、-11.33亿元。
据悉,怪兽充电以及哈罗出行均为行业的后来者。
2016年9月,哈罗出行成立之后主营业务原本为人们所熟知的共享单车企业。2018年,ofo以及摩拜的遭遇让共享单车行业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其后哈罗出行选择了升级,顺势切入了共享助力车、小哈换电、顺风车、打车、本地生活领域。
直到今年,哈罗出行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结构升级。哈罗出行招股书显示,2020年哈罗的交易总额为130亿元,其中共享单车以及顺风车业务分别贡献了58亿元以及70亿元。
也就是说哈罗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已经成为公司营收的第一大板块,共享单车已经退居“二线”。
穿透怪兽充电以及哈罗出行的股权结构,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怪兽充电股权结构上,阿里持股16.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哈罗出行股权结构上,阿里则持有36.3%的股份(IPO前),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经历过“烧钱”大战,共享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收割期,相比于初期的亏钱补贴,今天的共享变得已经不那么“便宜”了。
以共享充电宝为例,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共享充电宝从最初的0.5元/小时,已经飙涨至有些城市黄金地段10元/小时,其中3元/小时是一种常态。
三四年时间上涨6倍之多,且高达10元/小时的价格会倒逼用户自带充电宝,毕竟一般充电宝的价格也就是六七十元。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已经开始急剧下降,2017年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增长率为104.9%,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骤降至15.6%。
靠着涨价实现营收增长并不是一个好方法,且相关企业已经开始做后续的应对措施。
4月1日,怪兽充电创始人向媒体证实,怪兽充电内部孵化的新锐白酒品牌“开欢”于今年初面世。他称,开欢白酒是怪兽第二增长曲线的第一次尝试。
继共享充电宝后,共享单车的集体涨价也冲上了热搜。以哈罗单车为例,2019年上海的哈罗单车计费方式为前15分钟1.5元,超出15分钟收取时长费,时长费为每15分钟1元。上海以外的地区基本为1.5元/半小时,换句话说共享单车并不便宜,一小时三元的收费价格甚至比公交车还贵。
越来越贵的共享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并非解决问题的良药,无休止的涨价只能让用户加速抛弃,选择此时上市可以让他们弥补前期投入带来的亏损,也可以让它们快速转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毕竟共享的背后是用户,而用户才是互联网模式的基石。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