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背后:亏损状态持续,是否涉嫌垄断?
文|梁华梁
作为国内网约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滴滴上市备受市场关注。而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其持续亏损的业务状态、饱受质疑的高抽成模式以及来自监管方面的压力等问题,也被全面清晰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几日前,滴滴正式向 SEC 递交了 IPO 招股书,股票代码为 "DIDI"。
近年来滴滴屡屡传出上市消息,如今终于“鞋子落地”。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全球15个国家40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平台全球年活跃用户达到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
从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平台司机为滴滴带来了约6000亿元的总收入。
作为国内网约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滴滴上市备受市场关注。
而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其持续亏损的业务状态、饱受质疑的高抽成模式以及来自监管方面的压力等问题,也被全面清晰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亏损状态或将持续】
招股书显示,2018 年-2020 年,滴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3 亿元、1548 亿元和1417 亿元。
受疫情影响,滴滴2020 年营收同比减少 8.5%。
进入2021年后,滴滴的经营业务得到强势恢复。
招股书显示,滴滴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42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05.9%。
不过,虽然营收如此强势,但滴滴仍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2018 年-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
之所以出现严重亏损,是因为在滴滴的三大业务板块中,只有其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于2019年后实现盈利,而其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车服、货运、自动驾驶等业务)均处在亏损状态。
好消息是,滴滴终于在2021 年第一季度改变了亏损状态,录得净利润达55亿元。
不过,这种盈利并不是业务型盈利,滴滴主要是靠投资收益暂时扭转了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的投资收益高达 123.61 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扣除投资收益,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实际上的亏损甚至接近于70亿元。
据了解,滴滴的投资收益主要包括橙心优选的投资。
橙心优选是滴滴打造的社区团购平台。
今年一季度,滴滴将橙心优选拆分独立融资,A轮融后估值达18亿美元。
由于滴滴持股32.8%,因此获得的投资收益达到了9.1亿美元。
如此之外,滴滴还通过处置了一部分资产获得5亿美元的收益。
由此可见,滴滴在2021年第一季度改变亏损状态或不具备持续性。
由招股书披露也可知,滴滴在未来将继续为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输送资金,同时还将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滴滴在未来还将大量地投入资金用于技术、新业务及投资等,由此更确定了其亏损状态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的这一事实。
【极端高抽成仍有出现】
据滴滴方面披露,其亏损主要源于收入成本的居高不下。
滴滴在招股书中详细解释了其核心网约车业务的营收构成,以成交价 10元为基数计算,约有8.5元需支付给司机收入及奖励。
事实上,过去 3 年,滴滴收入成本一直占总营收的80%以上。
在滴滴唯一获得盈利的业务板块,滴滴中国网约车业务2020 年的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也只有3.1%。
不过,对于滴滴的“苦衷”,貌似平台司机并不“领情”。
根据部分平台司机的亲身经历,滴滴对每一个平台订单的抽成都在20%以上,甚至某些订单的抽成高于30%。
也就是说,滴滴通过平台的撮合交易,获得部分司机30%的收入。
这与其招股书披露的内容并不相符。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滴滴抽成过高的声音再度引发热议,造成了极大的舆论轰动。
或许是迫于压力,在5月26日滴滴发布公开声明,声称为了保障全体司机的权益,自查抽成比例高于30%的极端抽成,并承诺会合理调整抽成比例。
滴滴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其定价模式遭到外界质疑,可能被迫调整,这是滴滴出行业务板块中固有风险之一。
但是,滴滴对于“30%的极端抽成”的调整显然并没有完全实现。
近期就有媒体曝光称,进入6月份以后,仍然有平台司机收到“30%的极端抽成”这种极端订单。
据曝光照片显示,滴滴平台用户在乘车之后付款10.01元,但是司机到手只有4.51元。
也就是说,在此次订单中,滴滴的抽成竟然高达55%。
由此可见,滴滴公开声明降低抽成或只是为了平息网约车司机的怒火,在落实相关实际行动方面有待加强。
【日趋明显的监管压力】
滴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监管。
随着阿里被处以182.28亿元的天量罚款,反垄断风暴已经席卷整个互联网界,滴滴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反垄断压力。
那么,滴滴是否涉嫌垄断?
根据《反垄断法》,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即可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虽然面临着诸如嘀嗒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的竞争,但滴滴无疑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从这个标准来说,在网约车市场里,滴滴已经处在绝对顶峰。
但种种迹象表明,监管部门对于滴滴“独霸”网约车市场而产生的高抽成、不合规运营等问题,正在加大整治力度。
高抽成问题我们已经在上文提到了,而不合规运营同样是滴滴绕不过去的一大风险因素。
在国内,出行平台在不同的城市开展网约车业务,还需获得当地政府发放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这两个证件。
滴滴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平台大量车辆可能没有必要的运输许可证。
如果我们这样的平台没有必要的执照或许可证,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任何此类处罚都可能扰乱我们的业务运营,对我们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效果产生重大和不利影响”。
新的情况是,我国多地正在开展对网约车的新一轮整治,目的是尽可能地将无证车辆排除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日常安全。
而此次与之前相比,无论是在整治手段还是覆盖面积上,都远超于以往。
例如,今年6月初开始,重庆开始大力查处滴滴司机,大批司机收到“违规通知”和“万元罚单”。
处罚力度如此之大,势必将迫使那些不合格运营的司机退出滴滴平台。
而我们在上文提到,滴滴仅国内网约车业务实现盈利,而盈利的基础正来源于平台海量司机的业务贡献。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进一步导致不合格运营司机的大量退出,此举或将进一步加重滴滴的亏损规模。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