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当阿里不想赚钱了,生意该怎么做?

2021-11-20 10:43
螳螂财经
关注

文|螳螂观察

作者|易不二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总收入2006.9亿元,同比增长29%,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85.24亿元,同比下滑39%。

对比稍早一点发财报的腾讯、百度,可以看到BAT这三大中国互联网古早巨头,在流量已经见顶的当下,都已经以低于30%的营收增速,告别了过去狂飙猛进的时代。

呼之欲出的,是走向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

毕竟,“人”才是任何商业活动的重中之重。比起单纯追求用户规模的增长,更注重高质量用户,才是长期价值的关键体现。

阿里没赚到什么钱的Q2财季,已经把“心思”用在“抓人”上了。财报显示,阿里生态体系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4亿,其中9.53亿消费者来自中国市场,2.85亿消费者来自海外。

当阿里不想赚钱了,生意该怎么做?

亮眼的活跃用户规模,对比下滑的利润,可以说这是阿里牺牲利润换来的。阿里方面也解释过“计划将2022财年所有增量利润及额外资本用于支持平台商家,以及投资于新业务和关键战略领域。”

处于这样的变革阶段,阿里本财季的成绩确实难言好看。但从12.4亿愿意留在阿里生态内的用户规模,至少可以看出,阿里生态内的商家和用户两端,都感知到了服务与效率的提升。

被缩短的消费距离

阿里的整体业务分成了四大版块:商业,云计算,数字娱乐及创新业务。

以淘系电商为主的商业板块,是阿里最核心的基本盘。但这个季度,淘系电商占总营收的比例已降至36%。

京东、拼多多以及跨界而来的快抖,都在分食电商大市场,是阿里业绩承压的关键。阿里也解释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状况放缓及中国电商市场上参与者增多。

但在用户选择众多的现状下,消费者却都涌向了阿里。本财季,阿里公布了一个数字,中国零售市场及新零售业务的年度活跃消费者约8.63亿,同比增长14%,是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为什么?因为阿里开始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与生态优势,形成的对商家的吸引力,以繁荣的市场主体,源源不断吸引内需市场与海外用户。

从阿里面向主流用户、下沉用户、海外用户的三大零售业务可以看出。

其一,助力商家生意更好做,实现用户同频增长,淘宝天猫稳住用户基本盘。

今年以来,淘宝天猫平台陆续推出超30项免费工具扶持商家,至少为商家降低经营成本约150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今年天猫双11期间,商家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了破纪录的新增长,共有29万个品牌参与,其中65%为中小企业、产业带商家及新品牌,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电商销售同比增长约20%。

这也是以广告收入和佣金收入为主的客户管理,同比增长仅为3%的原因之一。牺牲了短期利润。得到的却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坚定选择,以及“复购看天猫”的市场共识。

其二,扎进县域消费,淘特、淘菜菜拉动增长盘。

“未来,下沉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人口空间。”今年Q1财季,张勇就有过如此表示。

聚焦下沉市场的淘特和淘菜菜,成为了拉动县域消费的关键引擎。在一年半时间里,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超2.4亿。本季度,淘特净增用户数也超过了5000万人,并且已经是连续三个季度净新增用户量超4000万。成为在阿里覆盖的所有领域中,用户增速最快的业务。

同样增速惊人的还有在下沉市场做社区电商业务的淘菜菜,在第二季度GMV环比增长超过150%。

在下沉市场开疆辟土的两大前锋,都在以进村、进厂的供应链能力,通过大规模的订单反向引导生产,成为连接市场和产能的高效通道,并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做到提供好货低价,满足县域消费者需求。

目前,淘特与国内200万产业带商家、50万工厂、超30万外贸工厂建立合作。而淘菜菜也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覆盖。

其三,探索中国制造卖全球的“阿里路径”,跨境业务拉动海外增长。

随着中国制造的强势崛起,中国品牌开始集体走向海外。作为中国制造卖全球的“阿里路径”,Lazada、速卖通、Trendyol及 Daraz的增长强劲,为阿里带来了本季度亮眼的跨境业务增长。

本财季,阿里巴巴国际商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4%至人民币150.92亿元。其中,Lazada录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82%,土耳其最大的电商平台Trendyol的GMV同比增长超过80%。不仅如此,年度活跃消费者也达到了约2.85亿,单季净增加2000万。

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技术搭建、本地化运营、物流体系等,各环节相辅相成,缩短中国品牌与海外消费者的距离。

比如Lazada跨境业务总经理罗丹就表示:“不管是目前还暂时欠缺出海能力的商家,还是有着成熟出海经验的商家,Lazada都将提供符合商家、品牌具体出海诉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每一个中国商家、品牌都能真正实现无忧出海。”

实体经济的数字效率

如果说,以淘系电商为主的商业板块,更多的是在塑造商家与用户两端的服务能力,那么阿里云和菜鸟则是以数字服务向实体经济延伸,通过对商家数字化能力与履约能力,提高商业效率,以优质消费体验带来用户黏性的同时,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在截至9月30日止的6个月中,由阿里云和菜鸟构成的企业数字化及服务板块收入已经同比增长32%,贡献了超过57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其中,作为实体经济的新兴“基础设施”的数字能力,在各行各业有了“阿里云的形状”,并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的关键手段。

本财季,阿里的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至人民币200.07亿元,成为仅次于商业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财报称主要由互联网、金融服务和零售行业客户收入强劲增长所推动。

当阿里不想赚钱了,生意该怎么做?

在当下的商业环境里,数字化是企业的必答题。企业有了数字化能力,对消费者的感知与触达就会更加灵敏。尤其是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在新消费的语境下,懂得用户比什么都重要。

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技术服务于产业数字化,“向下做厚基础,向上做好产业应用”,为政务、金融、零售、制造等多个领域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成为了实体经济的新兴“基础设施”,为千百行业注入效率与活力。

在更具有社会价值的绿色低碳时代命题上,数字化也是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手段。

阿里云智能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经理王馨表示,阿里云可以通过“碳眼”等方案,辅助政府分析当地高耗能行业的排放情况,找到实现低碳发展的着力点,调整产业布局;而对于高耗能企业,阿里云则去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革。

阿里云为企业带来了运营效率,菜鸟物流则是重在履约效率,搭建了从村里、厂里到消费者手里的绿色桥梁。

今年双十一期间,菜鸟物流的速度让不少消费者都调侃“提前买埋伏好的”。

快递提速背后,一方面,是菜鸟以设施完善的交通为基础,构建进村、进厂、出海深入毛细血管的物流网络,实现物流普惠。另一方面,则是菜鸟以核心技术的重度投入,为物流速度嫁接数字化速速。

目前,菜鸟物流的网络链接了全国300万物流人、超过5000公里的自动化流水线、21万个快递网点,菜鸟乡村驿站则覆盖欠发达地区超过1000个县和乡镇;同时,在跨境物流上,菜鸟拥有覆盖220+国家/地区的全球智能物流网络。

菜鸟物流同时发力内需与出海市场,不仅提升了商家的物流效率和用户的消费体验,也带来了营收的增长。本财季,菜鸟网络物流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8.46亿元,相较2020年同期增长20%。

阿里云和菜鸟以数字能力向实体经济渗透,本质上是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与行业伙伴的共赢生态,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毕竟,只有为行业伙伴持续创造了价值,才会有更繁荣的商业主体,消费者才会随之而来。

在财报电话会上,张勇提出:“不追求绝对的增长速度和市场份额,不因市场热点而盲目跟进,而是致力于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多年沉淀的商品供应链、物流网络、用户运营和渠道拓展的能力,建立数字化驱动的社区商业新型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在品质基础上的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

不管任何企业,大象也好蚂蚁也罢,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眼下利润和长远价值的抉择。对于阿里来说,这才只是开始。但只要坚定以“人”为中心进行业务变革,坚定投入社会发展所需,那么未来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与更健康的生态。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