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科技美团苦练基本功

相信大部分人已经读过了美团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37.9%;经调整的净亏损55亿元,同比扩大了1.7倍。这份财报让市场喜忧参半——在经济形势不确定、互联网行业整体走低的情况下,投资者显然不愿意看到亏损的扩大。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财务数字,则会得出更深入、截然不同的结论。美团亏损额的扩大,固然有零售等新业务扩张导致的成本和销售费用上升,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研发投入的上升。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怎么增加也不过分,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一切利益相关方,都应该欢迎这样的投入。

上个季度,美团的研发费用突破了47亿,同比增长59%;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9.7%,在整个互联网板块处于较高水平。考虑到美团的研发团队还在不断扩张,尤其是对基础性、长期性的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我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的研发费率有可能达到12-14%。

这才是正确的战略方向,也是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正确出路——成为彻底的“科技公司”,让技术研发成为最基本的推动力。过去十多年,人们总是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特长在于玩流量、做运营、使用通用技术开发产品,而不擅长科技创新。或许这曾经是事实,但现在早已是老黄历了。在移动流量红利耗尽、用户成熟度提高、平台经济反垄断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互联网平台公司必须加深自己的科技属性,成为“研发驱动型”的公司。在这方面,美团做的很早,也很有诚意。

在2021年的美团股东大会上,王兴就美团的科技属性,进行了如下解答:
“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要实现这个使命就需要依靠科技。所以我认为美团一直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把技术能力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我们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由一个APP开始,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提供服务,然后我们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订单配送和调度系统……我们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无人配送领域进行投入的原因。”

做一个APP,似乎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让这个APP同时服务几亿人、几百万商家,就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了;如果要提供最高效、最安全、最灵活的服务,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就不是一般的高了。这是一个渐进的、必然的过程。今天的美团,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人员达到1.8万人(占员工总数的20%以上)。美团的巨大研发投入,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科学技术与生活服务场景的结合,按照王兴的话说,就是“依靠科技实现自己的使命”。

附带说一句,在某些投资者和媒体看来,只有载人飞船、光刻机、新能源电池这些前沿事物算“硬科技”,其他都不算。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非常狭隘的。科技归根结底是要用的,基于应用场景发展出来的技术成果,难道不算“硬科技”吗?过去多年,我们看到苹果从智能硬件的设计组装商,进化为了全球最领先的民用芯片设计公司之一;亚马逊从电商平台出发,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公有云生态;Facebook则从社交网络一路向VR技术乃至“元宇宙”这样的前沿概念前进。

在我看来,最能体现美团科技研发“硬实力”的,是它的无人配送系统,尤其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无人机。从2017年开始,美团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希望打造一个“综合飞行器”,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城市低空物流网络:

能够为用户提供3公里、15分钟以内的标准配送服务;满足不同场景下,例如社区、商场、写字楼等多种环境的配送需求;与地面承接装置、空中管理后台系统结合,实现高度灵活的“万物到家”。

2021年初,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此后,在深圳疫情高发期间,在深圳南山区建立了城市物资运送“空中通道”,为隔离区居民配送紧急物资。截止目前,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落地7个社区,覆盖8000多居民。在包括飞行器、地面设备和无人机交通管制在内的整套系统当中,美团的部件自研比例超过了90%。

目前,美团自主研发的FP400系列无人机,可以实现在飞行高度120米以下10米每秒的航速,一次最多搭载3公斤货物,连续飞行时长20分钟。它不仅能够在复杂的城市地形中安全可靠地运营,还具备7级防风能力,从而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的配送。目前,无人机还只能把货物送到指定的社区配送站;今后,有可能通过机器人代取、室内货仓等方式,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科技创新吗?想象一下,再过若干年,大城市用户的绝大部分即时零售需求,均可以由无人机在15分钟内点对点地完成。这该节省了多少时间、多少人力物力,又提升了多少人的生活体验!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外卖小哥因此失业,其实不用担心,因为大批外卖小哥会转而从事无人机配送网络的地面运营工作。科技创新的精髓是把重复性、标准化的脏活累活交给机器处理,从而把人力解放出来,从事性价比更高的其他工作。

对了,美团的自动配送车“魔袋20”也已经相当成熟,2018年9月在雄安落地运营,2020年初在北京顺义落地运营。截止2021年9月,美团自动配送车已经在顺义配送了近10万真实订单,自动驾驶里程超过50万公里。尤其是在疫情导致的隔离、社区封闭状况下,美团自动配送车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成都、厦门等多个城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抗疫工作。如果这样的创新成果还不算“硬科技”,那什么才算硬呢?

上面说的都是自研科技。其实,美团还是投资科技领域最积极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的投资非常活跃:

2020年8月,对理想汽车加码投资,认购IPO基石投资3亿美元。2020年8月-2021年9月,先后投资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非夕科技、盈合机器人、梅卡曼德等多家机器人公司,涉及通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室内配送机器人等各个品类。2021年2月-8月,先后投资毫末智行、嬴彻科技、轻舟智航等自动驾驶技术或运营企业,涉及乘用车、低速物流车、重卡等多个车辆种类。2021年6月,投资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而激光雷达正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2021年7月,投资AI视觉芯片研发商爱芯科技;9月,投资DPU芯片研发商星云智联。与此同时,还投资了半导体晶圆制造商荣芯半导体,从而建立了对芯片设计及制造领域的比较完整的投资布局。
可以看到,美团对科技领域的投资不但规模大、数量多,而且逻辑清晰,与主营业务关系紧密——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都是解决无人配送问题所不可或缺的;激光雷达和芯片则是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上游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则会从根本上解决配送物流的碳排放问题。这些投资,没有一笔是乱投的,全部带着深刻的现实目的,但又不是急功近利,其中不乏A轮、B轮乃至天使轮投资。很显然,美团希望通过科技投资,为今后5-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提供弹药。

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从今往后,互联网公司比拼的将不会是谁的增长更快,而是谁的增长更稳定、谁为变化莫测的未来做好了准备。换句话说,我们将真正进入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闪电战”正在让位于“总体战”,内力更深厚、更能沉得住气的一方将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现在是最适合做长线科技研发的时间点。所以,美团本季度的研发投入同比上升了约17亿;如果算上对科技公司的外部投资,这个数字还可以再上升一大截。但这是正确的方向,或许还是唯一一个正确的方向。

如果美团想在未来十年继续生存、发展、繁荣下去,就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研发体系。在科技研发上花掉的每一分钱都不能算浪费。我很高兴地看到,美团管理层充分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并且正确地把自己定义为一家“科技公司”——只要这个路线被彻底执行下去,投资者就可以对美团的未来充满信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