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产业 |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创新之湖”,迈向科技创新高地

重庆,一座美丽的山城,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最具增长力的城市,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在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布局中,重庆又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携手四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产业 |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创新之湖”,迈向科技创新高地

近日,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科创生态园正式启用,湖边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明月湖未来酒店、融合创新中心等建筑环湖排开,这标志着两江协同创新区科创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格局加速形成,将为重庆及两江新区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动能、激发创新活力注入新能量。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高校、科研院所等38家,建成科技研发平台80余个,导入高端研发人才1200余人,累计获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1家、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13家,获批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5家,培育孵化企业58家。

“科创+产业”促落地

两江新区着力抓好产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产业 |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创新之湖”,迈向科技创新高地

在两江新区融合创新中心,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可以享受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涵盖前端研发、项目评估、信息咨询、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条全要素的科技服务。

近年来,长安汽车、红宇精工、铁马工业等多家企业与入驻高校、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获批科研项目10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6项;摩方精密科技公司的高精密3D打印技术正加快国内应用,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北京理工大学的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于车联网项目,推动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配套体系加速完善

两江新区通过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在金融服务方面先行先试,科技信用贷、科技成长贷等创新金融产品为科技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加上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完善的创新链满足了各类创新企业全方位的需求,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两江协同创新区依托明月科创实验班、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等载体,以及智汇两江、明月湖创新论坛等平台,通过发放“两江英才卡”、优化“两江英才荟”、落实人才“快办”行动等,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产业 |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创新之湖”,迈向科技创新高地

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全力构建“1+N”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其中,入驻融合创新中心的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主要以人才培育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为目标,探索硬科技创新创业与新工科教育深度融合,整合协同创新区优质的科研、人才、市场、供应链等配套资源。

优化顶层设计发展含“新”量

最近,两江新区连续发布了包括《两江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2021年重点任务》等“1+2”政策体系,硬核推动科技创新。

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加快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产业“含新量”不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产值同比增长58%,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同时,两江新区出台“1+3”政策文件,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国家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双核心区”建设机遇,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制造业提档升级并向中高端迈进。

产业 |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创新之湖”,迈向科技创新高地

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创新土壤日渐丰厚,科技供给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之湖”正在生成。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