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算力桎梏:推开资源之门
前不久,我们以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为契机,报道过人工智能的“中国体系”在湖北武汉初现雏形。相信不少人都感受到了人工智能产业从算力基础设施、战略规划、科研推进的种种振奋人心的变化。
不过,一切变化的终点,都要使能于国计民生。简单来说,高大上的技术与基础设施,究竟如何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与生活?落地应用,支撑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是产业AI化和AI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AI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运营中不可绕过的关隘。
过去一年来,我们见证了“一中心四平台”的武汉模式,惊叹于核心建设周期仅 5 个月的武汉速度,那么在落地应用上,以人工智能推动湖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武汉高度,显然也值得认真探讨。
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透过真实发生在荆楚大地的AI产业变局,去看看武汉推开AI三重门,打开了一个怎样的美丽新世界。
解开算力桎梏:推开资源之门
为什么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要以大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前提。这就要提到一个趋势,或许很多人以为,今天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领先,这是事实,但产业智能化发展还有不少桎梏。
清华大学郑纬民院士就在论坛发言中提到,算力严重制约了我国AI领域的发展。尤其是AI与科学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正快速走向更大模型的发展,处理的问题参数越多,处理效果就越好,每3-4个月需要的算力就翻一倍。
所以,人工智能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同时,不断解开算力桎梏就成了必须抢先思考与布局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在规划或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其中,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为国内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具备典型的标杆示范效应。
我们注意到,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后,依托充沛算力,中科院自动化所训练出全球首个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武汉大学训练出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深度学习框架“武汉.LuojiaNet”。目前已经实现了 92%的日均利用率,有10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入驻使用,进入稳步上升期。
毫无疑问,AI、大数据、计算等技术群落,正在成为湖北和武汉经济快速腾飞的强劲动力,也是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关键引擎。一方面,湖北各行业、企业,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提质增效的生产力变革;同时,以人工智能作为创新底座,通过新ICT基础设施支撑业务创新,有助于企业抓住技术红利,塑造长期发展的竞争力。
随着武汉、深圳、西安、南京、中原、成都等地的算力基础设施相继上线,未来全国20多个城市的算力基础设施还将连接成网,形成全国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所占据的枢纽位置,也将成为数字世界的“九省通衢”,作为高效、先进、绿色的算力网络的核心节点之一,助力湖北乃至整个中国智能产业,推开充沛的算力资源之门。
大模型的轴承:推开效率之门
想要促进AI的落地应用,算力是动力能源,而大模型就是连接技术与产业的轴承。
AI要转化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底座,需要企业与开发者来完成细分领域的算法、软硬件开发迭代。如果要为每个垂直场景都定制化开发,不仅周期长,而且受限于数据集、数据规模、开发能力等现实条件,模型性能很可能不够理想。
因此,全球范围内都开始了大模型的探索,相当于将大量数据清晰、数据增强、模型适配等工作前置,交给科技巨头或科研院所来完成。由他们烹制好一坛“基础底料”,各行业开发者只需要将行业数据“食材”,按照标准化流程丢进大模型进行训练,做少量场景适配,就能快速开发出高精度的行业AI模型,打造出千行百业的“AI味道”。
今年5月,鹏城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两千亿稠密参数的中文NLP大模型鹏程.盘古;随后,中科院自动化所又基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孵化了全球首个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
如果不能被场景和产业应用,那么大模型就只是实验室里的展示品。因此,湖北武汉通过算力与科研的耦合,推动大模型带动当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就起到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首先,释放学术能量,孵化重点模型。
湖北有81位院士,130所高校,160万在校大学生,10余位院士领衔创新,科研能力强劲,将AI算力与科学赛道相结合,针对性地孵化出可用、致用的大模型。
比如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提取各种遥感影像信息时,还需要大量人工工作。在承担“大规模遥感影像样本库构建及开源遥感深度网络框架模型研究”项目之后,武汉大学与华为合作,搭建了遥感影像领域的样本库、框架,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澎湃算力,训练出了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深度学习专用框架(武汉.LuojiaNet)。
其次,发挥产业优势,推动行业创新。
湖北有华为、中信科等300多余家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发展,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安防等领域国际领先,产业参与为大模型的行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以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为例,能够实现视觉、文本、语音三个模态间的高效协同,支持高效完成跨模态检测、视觉问答、语义描述、视频理解与生成等下游任务。目前已与爱奇艺、魏桥创业集团、新华社技术局等企业展开多模态项目合作,在工业质检、影视创作、智慧医疗、互联网推荐、智能驾驶等国计民生需求场景尝试落地应用。
此外,建立联盟生态,打造产业汇聚的桥梁。
由科研院所打造出领先的大模型工具之后,还需要开发者生态的进一步汇聚,才能让AI产业进入良性循环。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底座,大模型诞生之后,又进一步依托中心完成了产学研转化,以先进科研成果赋能产业应用,为湖北聚集了智能遥感和多模态两个产业。
在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组织成立,意味着以大算力孵化大模型、“科研创新加速孵化行业应用创新”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正在荆楚大地上展现出真实可行的说服力。
两个大模型相关的产业联盟成立,吸引国内其他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企业的专业人才,共同建设中国智能遥感、多模态创新的科研生态圈,推进大模型的优化和行业应用落地。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金桥研究员就透露,多模态联盟的成员,如艺术创作、新闻机构或自动驾驶企业,对算力、模型有很高的要求,更适合通过联盟,利用全国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多模态大模型以及微调出来的小模型做场景化应用。
算力使能的大模型,正在推动千行百业的AI创新,降低AI开发的成本与门槛,让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在轴承之上轰然运转起来。
创新应用孵化:推开落地之门
有了大算力、大模型,是否就能迎来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落地?从技术到产业之间,还需要一座生态的桥梁。
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两大产业联盟成立,产业汇聚之后怎样加快创新应用孵化,有了三种方案参考:
方案一:大模型开源开放,打造适配行业的垂直模型。
昇腾生态开源开放的理念,得到了鹏城实验室、武汉大学以及中科院自动化所的一致支持,目前包括盘古、紫东太初、武汉.Luojia等在内的持五个大模型,全部面向全球开源,感兴趣的企业和开发者都可以在昇腾社区下载到相应的模型与数据集。
通过大模型的开源开放,能够扩大产业联盟的影响力,鼓励更多创新智慧加入进来,加速各行业智能化升级。
方案二:联盟内交流分享,加速孵化产业方案。
联盟作为桥梁,搭建了一个政府、用户、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平台,产学研用各个主体可以进一步供需对接、知识共享、优势互补,营造一个良性高效的产业发展环境。以智能遥感产业联盟为例,就由全球头部遥感高校与遥感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优质产业链汇聚。
其中,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由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牵头,吸引到航天宏图、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北京飞渡网络科技、北京超图软件等来自智能遥感领域的领先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加入。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吸引到中国移动、新华社技术局、华为、爱奇艺等多家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加入。
方案三:借助昇腾“智”系列解决方案,加速AI应用落地。
对于一些想直接应用AI、开发能力有限的企业,华为先后发布了昇腾智造、昇腾智城、昇腾智行、昇腾智巡四大解决方案,覆盖了制造、智慧城市、交通、能源等领域,最终客户可以直接复制并使用成熟的AI场景化方案,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众智成城,AI将兴。从上述方案中不难看出,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生态创新中心,真实有效地支撑着产业AI和AI产业的落地,随着算力、大模型、应用的大门被一个个推开,算力网络正在快速实现价值释放。
AI觉醒的瞬间:从荆楚吹响未来集结号
湖北吹响产业集结号,是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加速升级的起点。更值得期待的是,越来越多的AI基础设施正在华夏大地上生长出来。
12月29日,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运,结合南京的科研优势与产业定位,探索人工智能的“南京模式”。当天,在江苏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等现场签约,共同发布“金陵.电磁脑”“金陵.哪吒”“金陵.博物”大模型。
此外,江苏省鸿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等共计10家企业与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进行了算力合作现场签约。
正如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所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陆续上线,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面向不同领域、原创性的技术成果诞生出来。
从“武汉模式”到“中国模式”,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宏大故事才刚刚开始。但从2021年一系列建设、研发、落地进程中,不难得到一些关于AI产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首先,产业应用与科研创新的结合。无论是面向CV的鹏程.大圣,面向智能遥感的武汉.Luojia,面向电磁的金陵.电磁脑,以及鹏程.神农、紫东.太初等,这些大模型的孵化都不是实验室中闭门造车,而是以产业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用各方积极参与的结果,正因为学以致用,所以才能真正汇聚产业、造福产业。
其次,算力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同步。从武汉模式中看,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多重力量的携手,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产业生态孵化同步推进。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也指出,武汉的成功实践说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产学研用”各方的通力协作。
2021年12月19日,在“2021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暨启智开发者大会”主论坛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教授,华为集群计算朱照生总经理5位代表共同启动了“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推进联盟”的成立仪式。
合理推测,这种“一中心四平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模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着算力网络的加速成形,成为AI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武汉模式能够受到政产学研用等领域人士的普遍认可,正是因为推开了AI落地应用的一扇扇大门,让大众看到了智能新世界的壮丽,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带来的逻辑自洽、成果孵化与价值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AI能觉醒在此时、此刻、此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