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西安半导体十年往事!

谈到国内半导体发展区域,第一想起的无外乎是上海、深圳等地,但随着国内半导体的逐渐发展,众多城市也在积极跟进。

有这么一个城市,花费十年,半导体产业规模从全国第八名跃升到第四位,这个城市或许尚未如上海、深圳在半导体领域领先,但其半导体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十年之间半导体产业发生巨变,这座城就是——西安。

西安半导体的跃升

或许一些读者尚不了解西安目前的产业情况,实际上,西安2021年时半导体产业规模达到1513.5亿元,同比增长22.4%。

2021年,西安集成电路产业规模1277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设计业规模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23.6%;制造业规模为968.9亿元,同比增长29.2%;封测业规模为134.2亿元,同比增长10.9%;支撑业规模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4.6%;分立器件规模为73.4亿元,同比增长7.2%。

西安半导体产业规模仅次于无锡、上海、深圳,排名全国第四,产业规模位于全国第一梯队。

在设计业中,西安集聚了中兴克瑞斯、华为、紫光国芯、拓尔微、翔腾微、中颖、芯派、龙腾、航天民芯等半导体设计企业。

在晶圆制造中,主要企业包括三星、西岳电子、卫光、派瑞等,西安三星在全国晶圆制造业中规模排名第一。

在封装测试方面,西安聚集了三星、华天、美光、力成、华羿、中车永电、西谷微等,华天的规模全球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三。

现今的成果是西安十年布局的结果。

起源回溯(2012年前)

西安半导体的最早的起源,要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说起。

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156个项目陕西获得了24项,西安获得16项。

同一时期,三所高校迁入西安。首先是交通大学,在1959年成立以半导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应用物理”专业,是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之后又相继组建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三所高校的组建,为西安半导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西安771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发出了新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

英飞凌落户

1999年英飞凌从德国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分立出来,2000年公司上市。当时,英飞凌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制造商,全球第三大存储器供应商,分别在法兰克福和纽约上市。

2002年的深秋时节,当西安得知半导体巨头英飞凌正在全球寻找设立研发中心时,多次组织人员前往上海与英飞凌对接。终于在2002年10月15日,迎来了德国英飞凌公司亚太区高层代表团对这个对他们而言的完全陌生城市——西安进行考察。

2003年3月,英飞凌的CEO舒马赫亲自带队到西安考察,受到了时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郝跃、西安市科技局局长的徐可为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多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在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和半导体专家一口流利英语的介绍中,双方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交流。英飞凌高层对西安的产业环境和基础十分满意,并深深的为西安团队的热情、真诚和专业所打动。舒马赫当场拍板决定在西安设立英飞凌全球研发中心。

英飞凌是入驻西安的第一个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但英飞凌的入驻,只是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棋。

美光落户

2014年,在全球四大电脑内存芯片厂中已有三家落户我国后,美光也传出希望在我国建设一个芯片组装厂。此后,美光公司为建厂选址考察了国内多个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成都、苏州、厦门、上海、苏州、无锡等众多城市。

经过反复考察和谈判,美光对西安的人力资源与质量感到满意,于2005年3月决定放弃其他城市,只考虑西安。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任何一个公司对每一项投资的选址都是慎而又慎的,国际级大公司尤其如此。美光落户的几年前,英特尔公司在西安拂袖而去,最终选定成都一事,一直让西安痛心不已。

美光派出代表团对西安高新区进行全方位考察时,西安意识到,机会来了。在美光落户一事上,西安市政府召开了2次美光项目专题会议,并先后派出了2个代表团赴美谈判。当得知美光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同意见,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亲率项目小组成员飞往美光总部,其富有成效的谈判坚定了美光公司的信心。2005年3月,西安市副市长陈宝根率领西安高新区美光项目小组与美光公司进行了一天5轮的谈判,最终使美光公司决定放弃到其他城市考察。

2007年,美光宣布在中国投资2.5亿美元在西安建立的第一个制造工厂,美光的选择使西安扬眉吐气。

美光的到来也带动了众多企业。美光在西安的厂房建成后,其上下游企业至少有四家半导体企业将一起搬到西安来,理诺公司、瑞萨科技等许多世界重量级半导体公司也紧随其后。

十年发展(2012年后)

英飞凌与美光的相继落户后,西安又再次引进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当时,三星和日本东芝在NAND FLASH领域的全球竞争如火如荼。未来拉开与东芝的差距,三星决定继续追加投资新建工厂。

经过谈判,三星最终选择落户中国西安,项目总投资300亿美金,分三期建设。这一项目是三星海外投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这无异是耗费巨资,要知道2011年三星半导体的全球销售金额不过才285亿美金。

两年后,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创造了“陕西速度”和“西安效率”。当三星的西安项目落成之后,其巨大的产能优势让东芝唯有放弃了存储部门,韩国人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场战争。

至此,西安引进了全球前十巨头的其三,半导体产业稳步前进。

外埠力量的进入,也吸引了国内企业的投资扩产。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具美汝接待过不少来西安高新区考察的企业,对方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听说三星投你们这里了,我们也想来看看”。

三星落户之前,西安的半导体企业数量仅有60家-70家,落户之后,不仅吸引了美国空气化工、住化电子材料、秀博瑞殷等120余家上游核心配套企业和省内外200余家配套服务企业相继落地,还带动高新区初步形成“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半导体产业链。

随着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开始发力,西安也积极引进本土企业的入驻。如中兴克瑞斯、紫光国芯、芯派电子科技、华天科技,华羿微电子等国内重头企业的项目。当前,这些本土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比如领衔了西安IC设计产业中兴克瑞斯,其带动效应十足。

十年间西安政策不断发布

十年间,西安政府也发布了诸多政策,推动西安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16年,“陕西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西安正式成立。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主要投向陕西省内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拟上市及挂牌后备企业。

2018年8月,《西安市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龙门行动”计划》发布,西安将重点推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代表的“八路军”企业上市发展壮大,持续扩大西安“硬科技”品牌的影响力。

2019年4月,《西安市光电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发布,西安明确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地位,优先支持核心芯片设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

2020年10月,《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的通知发布,在集成电路方面,西安以三星项目为引领,构建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产业基地,在下一代新型存储器产业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围绕三星电子存储芯片和封装测试项目抓好配套跟进,扩大美光、华天、力成等存储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规模。依托西安克瑞斯、紫光国芯、西岳电子等企业,加快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存储器、传感器、物联网、军工等专用芯片的设计与产业化,持续提升西安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和水平。

这些政策都进一步推动着西安半导体前进的步伐。

十年中西安积累诸多半导体人才

西安84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及研究所招收微电子与固体电子专业研究生,排名全国第一,另外还有20余家从事微电子专业的科研机构和12所教育机构。

西安借助丰富的人才储备,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储蓄动能,西安高校相关学科在校生近10万人,年输送毕业生2万人,占全国的14%;同时凭借拥有的各类科研院所及机构200余家,助力西安快速形成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总结

十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纬度。

现在,西安拥有集成电路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200余家,其中芯片设计企业100余家,其他产业链企业近100家。已形成了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较完整产业链体系,年产值达千亿。

这座城市已经在半导体行业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尤记得2003年时,作为首家选择西安的全球前十的跨国公司,英飞凌科技亚太公司总裁罗建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时有记者问到:“为什么选择了西安?

罗建华是这样回答的:“一是英飞凌与西安的很多大学有了很长历史的合作;二是西安是中国光缆信息通讯工程的枢纽港;第三是西安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而做IC设计,是需要潜心地坐下来钻研的。”

是的,西安正是这样的地方,一个安定的、有人才储备的、适合潜心研究的城市。作为陕西半导体的发展中心,西安“北方半导体之都”的名片逐渐擦亮。

       原文标题 : 西安半导体十年往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