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式现代化对企业发展有哪些新启示?

2022-11-08 09:06
西泽研究院
关注

赵建:中国式现代化对企业发展有哪些新启示?

作者 赵建 西泽研究院院长

企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主体。从国内外的现代化历史来看,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可以描述为大批企业涌现,进入市场体系组织要素参与竞争实现经济跃迁的过程。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也基本遵从这样的规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越来越多的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民营企业的参与,共同推动中国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新的百年征程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纲领性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要求,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道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污染、通货膨胀、贫富分化、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国家战争等,这些一直困扰发达国家的“现代文明病”可谓是愈演愈烈。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吸收已有教训趋利避害的后发优势,也有在传统文化束缚和已有路径依赖下独辟蹊径的种种重大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可以看作是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是在兼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自然和谐等诸多条件下,一个超级大国的现代化转型。目标之宏伟,任务之艰巨,人类文明史上罕见。

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新的时代命题下,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让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保持方向一致、节奏同频。要理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从物质发达到精神丰富,从拉开差距到共同富裕,从经济单一增长到人与自然和谐,从国家竞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企业在微观层面提供了行动指引。每一个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审视自身的经营管理,放弃规模和速度情结,建立高质量绩效标准体系;强化创新与品牌管理,为产品注入精神和文化元素;建立中国式ESG(环境、社会、治理)体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利益分配结构,让大多数员工都能享受公司发展的成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双碳”治理;面对去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的新趋势,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关系新格局中寻找外循环的商业机遇。

 站在企业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大的叙事需要微观行动的支撑,作为现代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需要站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理解这个国家高层的宏伟顶层设计。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全局的一盘大棋,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则要站在所在行业结构、商业环境、经营特征、独特竞争力等具体条件下,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要义,并将宏观远景转化为具体行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大进程下中国企业及企业家的基本出发点。

 现代化在中国是一个历史过程,从鸦片战争意识觉醒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三个甲子年。从新中国成立前落后挨打的情形下被动开启,到新中国成立后艰难探索“走自己的路”,再到改革开放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但总的来说是沿着同一条主线和逻辑,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尊严,并融入到全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从农村小作坊、官办工厂、民族企业,到国营企业、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也是一部中国式企业的现代化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每一个节点,都伴随着企业现代化的组织变迁。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必须将自身置于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大洪流中,构建基于自身时空条件和禀赋结构的现代化道路。从企业的角度,要做到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至少要深刻理解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从时间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百年命题,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化第一阶段,是落后就挨打的被动式现代化,先后尝试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族企业自强等,都没有完全成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第二阶段,先学习苏联重工业模式,之后靠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的模式自己去探索和试错,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后到党的二十大之前是第三阶段,主要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成功地启动并完成了中国的工业化、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经济大国,取得了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是连续的,相互传承的,不能割裂来看。在这三个阶段的现代化进程中,无论是民族企业、国营企业还是合资、外资、民营企业,都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时代的产物。

 第二,从空间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规模性和复杂性。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如此大规模的传统社会和农业国家,开启“外生”的现代化进程。站在企业发展与创新的角度,要理解中国经济的超级规模效应,在企业经营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找到符合中国企业独特条件的企业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大国经济上的现代化,具有超级规模经济优势,但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规模意味着具有足够的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具有充分的经济韧性和回旋余地,具有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发展更具有“杠杆”效应。但同时,这么一个发展中经济体,一个快速转型的社会,在大规模经济体内部又有超级复杂的结构性矛盾,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与时俱进创新和变革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也更高。中国企业必须正视这些优势、矛盾和风险,在坚守经营管理基本原理基础上,找到符合中国大国经济和特定发展阶段的转型发展之道。

 第三,从逻辑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比如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法制化、社会上的多元化、技术上的工业化等无论哪个国家都要遵守,但是具体的模式则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独特国情进行构建。成功的现代化模式有英美模式、欧洲模式、东亚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尊重工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多元化的基本现代化原理基础上,尊重中国独特的国情和发展阶段,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对应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应该有一条中国式企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对中国道路充满信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以开放、包容、创新、自强的心态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发展之路。

 第四,从目的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综合性与艰巨性。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只是过程、手段、道路,但绝非目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幸福、自由和价值实现等一系列终极目的。基于此,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统一的、系统的过程:不仅是物质世界的发达,还要有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仅要有持续的经济增长,还要有社会的和谐、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要突出效率导向,还要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仅是单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还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推动解决世界共同问题等。现实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不断在改革开放中走上新台阶的过程,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更高标准的过程。在当前的现代化阶段下,中国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关系和谐、品牌内涵、科技创新,需要更加关注经济、社会、自然的平衡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提出的新要求

经济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企业现代化。一个现代企业需要有明确的产权结构,完善的治理体系,科学的管理流程,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行为和清晰的价值观。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司法》等法律体系的完善,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形成优秀的民营、外资、合资现代企业,在全球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现代化的基本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国企业新的命题。中国企业必须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道路必须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道路相一致,看清方向、顺应潮流、规避风险,抓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新机遇、新红利。总的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企业应该根据以下新要求进行决策布局:

 第一,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过去以速度和规模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树立高质量的发展观,以实现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企业。过去可能主要看企业的利润、规模及其增速,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则更要看企业的财务健康度,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供应链和资金链的安全,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程度等。

 第二,要求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企业是社会中的企业,一个现代企业需要达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只有整个社会发展了,现代化程度上去了,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商业、市场和人文环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更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慈善组织,积极参与所在区域的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为公共行政部门分担压力的同时,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传播自己的价值观,较好地实现商业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三,要求积极参与到促进共同富裕中来。需要企业建立有利于共同富裕,激发劳动积极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企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微观主体。首先要理解,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富裕,在这种认识下企业第一要务就是发展,是提高主营收入和利润,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收入水平,使人均收入达到富裕人群行列。很难想象一个亏损的企业如何带领自己的员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优化分配蛋糕,更多关注低收入、生活困难的人员,提高最不富裕群体的收入。企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阵地,现代企业需要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的员工实现共同富裕。一个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一定也是拥有足够多的现代企业的社会。

 第四,要求更加看重精神产品。以前企业的注意力主要在物质产品的组织生产上,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可以预见到符合时代主流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赛道。精神贫困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反思的现代病,中国式现代化要提前规避这样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为物质产品注入精神和文化元素,在产品消费过程中传播品牌主张和企业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文创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精神文化产品,在生动活泼、自由奔放的人文环境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第五,要求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虽然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也出现过严重的环保问题,但经过几年的治理已经基本改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通过绿色技术赋能充分参与到碳排放治理中来,一方面可以降低能耗提升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也会为整个国家实现2030、2060“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第六,要求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全球化当前遭遇巨大挑战,主要因为很多世界共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在不断恶化。比如环境污染、国家间贫富差距、地缘政治动荡、贸易战等,使得去全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新的现代化阶段,应该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不仅需要国家公共部门的行动,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企业应该更加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勇敢走出去,通过国际化提高现代化。

中国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转型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新内涵、新要求,会带来政策、行业、市场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的现代化来共同推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第一,提高管理水平,对标国际现代企业强化自身的现代化治理、管理和运营体系。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快速扩大的市场环境,资源配置和经营的重点放在营销端、业务端,对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在公司治理、成本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科学化、精细化和创新化程度都还不够。下一步,企业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提升整个企业的现代化。

第二,发展模式从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摈弃跑马圈地的规模情结、流量情结,树立品质意识、长期主义。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发展,企业也要高质量发展。要素红利的“躺赚”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大多数产品在完全竞争下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加大营销费用来快速获取客户和跑马圈地的模式已经难以维系,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提高自身的独特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能够精耕细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关系的企业,尤其是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够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精神文化元素的企业,才会适应新一个阶段的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注重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原材料的自主可控能力,注重管理供应链和资金链风险,打造一个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过去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环境也比较友好,中国企业善于模仿和学习,倾向于用空间换时间,用市场换技术,缩减自身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但是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和全球化趋势,加上金融市场波动越来越大,这样的做法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中国企业应该更加注重科技和产品研发,更加注重管理供应链和资金链风险。

第四,构建能激发普通员工积极性,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薪酬激励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同时也应该成为企业的具体行动。可以说,在依靠企业发放劳动力工资、分配投资收益、缴纳税收的现代经济中,共同富裕主要是靠企业来实现的。企业应该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目标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激励要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更好地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要改善分配结构,将大部分人员薪酬向普通员工倾斜,缩小普通员工与中高层的收入差距。探索建立全体员工持股计划,既能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增加大家的财产性收入,缩减财富差距,又能激励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第五,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构建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公司治理体系。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高效经营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一个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应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有效制衡、决策科学。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改进提升的空间。

第六,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法则,基本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内核,建立“绿色资产负债表”,通过构建虚拟的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加强会计核算,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真正符合绿色发展的大方向。

第七,构建符合中国企业经营特色的ESG标准体系,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统一在一个框架内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ESG标准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基本原则,中国企业要借鉴国际标准,同时根据自身的经营特色和发展阶段进行改善和优化。

第八,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化趋势,要与国家的全球化战略保持一致,树立中国现代企业的新品牌、新形象。虽然当前全球化遭遇了巨大的挑战,海外融资市场也经历了巨大的波动,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会逐渐深入人心。中国企业应该继续树立“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理念,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积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也一定不能闭门造车,要在国际市场的摸爬滚打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西泽研究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标题 : 赵建:中国式现代化对企业发展有哪些新启示?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