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菜鸟的技术布局,读懂物流业的下一个十年
物流行业再度热闹了起来。
继菜鸟官宣上市计划、极兔赴港IPO后,顺丰也传出了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物流市场迎来了一波资本运作高峰期。
而在十年前,这样的场面还无法想象。彼时国内的快递单量不足100亿件,“快递爆仓”现象时有发生,电商平台上出现最多的公告是“快递延期”。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中国的物流行业像是“独轮车运大象”。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物流行业的爆炸式增长,离不开近500万快递员的默默付出,不少年轻人进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快递小哥,正是因为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的付出,撑起了全世界最庞大复杂的物流系统。
如果说物流行业上一个十年的增长和人口红利不无关系,可当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下一个十年的走向会是什么呢?
01物流业加速“换道”
物流行业的发展逻辑无外乎“降本增效”。
其中的“降本”,可以从一组宏观数据中找到答案:2013年到2023年期间,中国的快递单量由不到100亿件,增长到了1000多亿件,但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却从十年前的18%降低到了14.6%。
对于“增效”一词,想必很多人都有非常直观的感受:十年前收一件快递往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现在的平均时效已经缩短到了48小时以内,倘若你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不少商品甚至还可以享受到“半日达”的高效服务。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口红利在物流行业的崛起过程中不可或缺。2013年国内的快递从业人员约为70万人,2023年的数字是490万人,算上外卖员的话,短途配送的从业人员高达1700万人。
未来物流行业的增长再指望人力已不具备可能性:一方面,新生儿数量逐年下滑,物流行业想要复制过去十年的增长奇迹,靠增加从业人员的路已经行不通;另一方面,在一个毛利较低的行业想要活下去并不断发展,技术的创新应用必不可少。
菜鸟自诞生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将数字化、智能化的基因牢牢刻在骨子里,过去十年持续打造、优化自身数智化的物流体系。
早在2014年的时候,菜鸟就推出了快递电子面单,为包括自动化分拨等在内的行业数字化打下了基础。以前流动的是包裹,现在流动的是数据,因为数据的互联互通,快递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透明,车辆、人员的调度也能够基于数据智能决策。
再比如智能快递柜、菜鸟驿站等业态的出现,以及自助取件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用数字化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效率。用户可以选择到站、到柜、上门等多种收件方案,最后100米实现了按需服务,而且快递的末端配送成本、时间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对物流配送体系的了解再深入一些,不只是末端配送的革新,各大物流企业纷纷对配送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自动流水线、分拣机器人渐渐从概念成为标配,其中国内大型快递转运中心的自动化率已经超过90%。
就在不久前结束的菜鸟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集团CEO万霖在演讲中为物流行业做出了两个预判:一是大模型带来的人工智能算法的改变,能够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自监督学习;二是生成式AI能够带来交互方式的改变,整个物流行业有很多的专业的软件,包括货运车、规划,路径优化算法等,使用门槛都会降低。
万霖的预判绝非是一句口号。
早在今年年初,菜鸟就对外公布了2023物流技术的十大趋势,供应链数字孪生、交互式AI、无人卡车、地理大模型等都被列入其中。
前不久,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正式并入菜鸟集团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配送都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规模化落地商用面临诸多困难。此次并入菜鸟的动作,无论是研发投入、应用场景,还是业务的契合度上面,都预示着无人驾驶技术在商业落地和大规模应用方面在提速。
当菜鸟代表的物流巨头积极拥抱生成式AI等新兴技术,中国物流行业的未来轨迹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以前是人力和技术两条腿走路,现在全面切换到了技术赛道,物流科技即将进入爆发期。
02赛点从中国转向全球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菜鸟一连拿了两个奖项:
一个是被誉为亚洲“商业奥斯卡”的“史蒂夫奖”,凭借专有的AI电商物流数字协作平台,菜鸟荣获运输和物流领域创新奖金奖。
另一个是“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领域合作案例”,菜鸟与Daraz合作打造的巴基斯坦智能分拨中心是物流行业唯一一个入选案例。
前者,菜鸟通过数字通信平台子系统、智能对话平台子系统和包裹数智中台,打通了商家、快递公司、消费者之间的链路,继而实现了物流状态随时查询、异常问题及时预警、客户问题实时沟通、末端派送按需配送,日均沟通量已经达到数千万次。
而后者采用了菜鸟物流科技自主设计开发并获得欧盟CE认证的交叉带分拣机等核心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C及相关电控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云边一体”的WCS仓库控制系统。相比之前的手动分拣模式,自动化分拣效率提升了4倍,包裹错分率从之前的1%下降到万分之三以内。
两个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向外界道出了一个既定事实:数智化不单单是物流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也是中国物流走向全球的“通行证”。
嗅觉敏锐的菜鸟已然看到了潜在的机会。菜鸟CEO万霖公开表示:菜鸟在未来十年要建设全球领先智慧物流网络。菜鸟集团董事长蔡崇信也表态称:经过大规模包裹训练的中国物流技术,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个中原因似乎并不难解释。借用蔡崇信的观点,中国物流和电子商务是“一支球队的最强双人组”。过去二十年中,电商的崛起无法脱离物流这个“后盾”,而商业全球化的前提正是物流的全球化,当电商出海风头正劲的时候,物流的全球化必然要跟上。
想要在效率、成本等综合优势上表现出竞争力,在国内被验证的数智化优势,可以说是中国物流企业构建全球性竞争力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03产业化或是隐藏机会
产业互联网时代给了物流科技的应用更多机会。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物流基础设施是网络效应极强的快递快运,并由此诞生了“三通一达”代表的快递巨头;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数智供应链有望成未来十年产业升级的新基建。
降本增效依然是物流行业的主旋律,想要在高度内卷的行业里抓住红利,势必要深入产业当中。
不应被小觑的是菜鸟的另一个战略,即和数智化、全球化并称的产业化。毕竟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集成与协同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让生产端对需求的把握更精准,让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消费者手中,最终使整个系统的成本最小化。
同样是在菜鸟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物流科技被列入菜鸟对外开放的“三大短链业务”之一。菜鸟CEO万霖对此给出的解释是:相较于长链业务,短链业务在物流全要素中涉及到的环节以及要素相对单一,菜鸟可以将自身科技能力部分开放出来给合作伙伴和商家,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对应的案例已经有很多。
4月初的新闻报道显示,菜鸟主导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芯片出货量超过1亿片,通过部署RFID的解决方案,商家可以实现从辅料工厂到仓库到门店的端到端供应链数字化,带来了明显的提效和降本,并且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还可以用于支撑运营和业务做决策。
5月底,菜鸟对外公布了面向工业制造业的一站式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产配、生产、产销等环节,通过在不同场景灵活应用AGV机器人、立体仓库、无人叉车等自动化设备,控制塔、OWTB等数字化产品,以及以RFID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帮助工业制造企业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工业产能效率,实现产销协同。
不论是在服饰、食品等行业已广泛应用的菜鸟RFID技术,还是面向制造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都预示着菜鸟对产业化的理解并未局限在物流层面,物流科技既服务于数智化物流,也能够实现物流数智化。
也就是说,经过物流行业上下游的沉淀和打磨,菜鸟物流科技开始进入到“能力溢出”阶段。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贴近生产端的方式,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对应的产品与方案,帮助工业制造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只是产业化从来都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抓住机会的前提是在技术上有足够强的攻坚能力,无形中把大多数企业挡在了门外。
比如PLC(又被称作“工业大脑”)是任何一个装备最核心的关键部件,相当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CPU,市场却长期被外资垄断。无法实现PLC的国产化,再宏大的产业布局都可能是在沙滩上建高楼。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菜鸟自研PLC系列产品通过核心芯片100%国产化的方式,为产业化战略消除“卡脖子”的风险,显得意义非常。
04写在最后
商业能跑多快,物流是基础。
这句话不单单适用于电商,物流就像是无处不在的毛细血管,不断为经济增长输送养分,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至少就菜鸟的布局来看,在中国物流行业在达到极高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后,正在朝数智化、全球化、产业化多路出击。
物流行业热闹甚至有些喧嚣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技术上的暗战,能否将科技作为下一赛道的驱动引擎,直接左右着物流行业下一个十年的格局。
原文标题 : 透过菜鸟的技术布局,读懂物流业的下一个十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