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的真正用意是什么,5 年期 LPR 为何不变?
来源 | 零壹财经
8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LPR调整方案:1年期LPR为3.45%,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2%,与前一期持平。
大多机构的观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按兵不动”,或将为接下来包括存量按揭利率调整等政策出台预留空间。
任博宏观论道的毛小柒认为,央行没有如期下调LPR的可能用意在于三点:第一,央行认为没有必要,房贷利率的“全国底”已经名存实亡;第二,当前政策聚焦点不在地产行业身上,或认为下调也没用;第三,真正用意可能在于呵护银行息差空间和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毛小柒说,对于金融部门来说,当前的政策重点是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目前来看,这一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即基本上可以认为,包括降息、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以及后续相关政策工具的创设,其目的可能都是为了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而为了推动商业银行提升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动力,保持商业银行息差在合理水平上便显得很有必要,这一方面近期已被央行多次提及,如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等。
01
重点一:银行息差
一、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专栏: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
2023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3年第二季度)》,其中特别以专栏形式探讨了银行利润和净息差水平。
在“专栏1: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中,央行表示,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逐步扩大,但净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下降趋势。2023 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 337 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约 10.4%。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贷款利率下降较多,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2023 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 6679 亿元,同比增长 1.3%,增速较上年同期低 6.1 个百分点;净息差为 1.74%,资产利润率为 0.81%,同比分别下降 0.23 个和 0.08 个百分点,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资产规模扩大来“以量补价”。
从国际看,2010 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净息差总体也呈下降趋势。2022 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阶段性回升,主要受美联储大幅加息影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的商业银行 2023 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为 3.31%,接近我国的两倍,同比上升 0.77 个百分点。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再次作用于实体经济。相对而言,国内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少、难点多、进展慢,存在较大资本缺口。例如,由于目前 A 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P/B)为 0.58,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部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力较为有限。
因此,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而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境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信心。
2018 年至 2022 年,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 2/3 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确保了资本充足率指标始终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并通过信贷投放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其余部分主要用于向股东分红等。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在此过程中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考虑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当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也会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对此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度解读。
二、窄息差,银行如何生存?
杨再平在“商业银行须适应窄息差生存”一文中表示,国内、国际银行业净息差收窄是趋势性变化,我国银行业唯有积极适应方能生存。
从国内、国际经验来看,银行业积极适应窄息差生存可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巩固主收,即巩固以净息差为主的业务收入;
二是适配多样,向利息较高的非优质客户或项目拓展;
三是定价管理,最大限度满足多样性有效需求;
四是风险管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增强商业银行在窄息差空间的生存能力;
五是发展数字金融,大幅降低商业银行获客及运营成本,更有效地管控风险,从而提升其窄息差生存能力。
六是适度竞争。坚决杜绝恶性竞争,维持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
七是自律协调,重点是协调存款利率自律上限。
八是正实利率。使实际利率为正,恢复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达到金融深化的目的。
九是扩大中收。从长远来看,还要扩大非息差或中间收入比重。唯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在净息差大幅收窄的情况下生存。
02
重点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地方债务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热点之一,它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等多个方面。
从不同口径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有两个特点:一是水平高,二是增长速度快。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
会议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毛小柒也认为,目前金融部门的政策重点主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面,地产行业的重要性退居其次。本次1年期LPR下调幅度低于1年期MLF利率,同时保持5年期以上LPR不变的真正用意,应是为了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性价比,呵护银行息差空间并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参考资料:
[1] 《灼见|商业银行须适应窄息差生存》,作者杨再平,刊载于《金融文化》2023年第三期.
[2] 《央行的心思可能不在地产行业身上》,任博宏观论道.
End.
原文标题 : 央行降息的真正用意是什么,5 年期 LPR 为何不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