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跌跌不休,美团市值加速“倒车”

2023-12-12 10:44
深渡Cross
关注

美团下跌仍在继续。

继11月29日美团股市崩盘暴跌12%,股价跌至88港元后,截至12月11日收盘,股价再度缩水至83.5港元。当日,美团股价还以82.6港元再度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的最低纪录。据统计,美团2023年内累计跌幅已超55%。

奇怪的是,被公认为股价雪崩“导火索”的美团Q3财报却异常的亮眼。据美团Q3财报披露,美团该季度实现营收764.7亿元,同比增长22.1%,高于760亿元的市场预期;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95.3%;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28.9%。

然而,这些空洞的数字并没能打动投资人,目前影响投资人信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中后者是核心:核心业务缺乏想象力,增长空间有限;与此同时新业务烧钱过于迅猛,却迟迟没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数据显示,由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等构成的新业务在该季度亏损51亿,与上季度52亿亏损相比,亏损收窄程度确实不太明显。同时,在抖音的全面猛攻下,美团核心本地业务冲击不断,盈利方面持续承压。

虽然,早在财报发布之际,美团CEO王兴便发声道,“目前美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外卖单一业务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董事会正考虑推进一笔价值1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但随着时间的发酵,市场对该说法显然并不买账。

“烧钱”才像美团

众所周知,在美团将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纳入新业务范畴后,业务也就彻底分为了核心本地商业业务以及新业务两部分。

而在美团本次的Q3财报中,属于核心业务的美团外卖和闪购组成的即时配送业务几乎左右了整张财报。毕竟,被其涉及的广告、佣金和物流的收入板块占据了美团近70%的内容。

据财报披露,本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达576.91亿元,同比增长24.5%;经营利润达100.9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截至9月31日,美团的即时配送相关订单高达61.79亿单,而且外卖还创下单日订单峰值达到7800万单的历史记录。

不过,面对此情形,美团CFO陈少晖在展望四季度时却表示,“预计餐食外卖业务营收的同比增速将低于第三季度,闪购业务营收的同比增(与三季度相比)将持平,但两个业务的客单价都会出现下降”。

其实,陈少晖的这种预测,同样是市场在经分析后得到的结论:其一是源于线上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用户出现消费降级,“懒人经济”增速放缓;其二则是美团的本地生活领域正在遭受大厂们的围攻,尤其是阻拦抖音的强势侵袭。

据艾媒咨询预估,到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规模将超2.5万亿元。而本地生活赛道的线上渗透率在2021年却仅有12.7%。每一个充满想象的万亿市场,最不缺的就是入场者,甚至还是尚未饱和的万亿市场。目前为止,在抖音之外,快手、高德地图、腾讯、小红书等平台早已加入其中,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本地生活模块。

为此,美团才不惜“断臂”,牺牲部分利润,采取低价策略重新加深本地生活的护城河。 财报显示,广告收入的同比增速从Q2的40%下降至32%,佣金收入从47%下降至31%。而且,今年的Q3经营利润的101亿,同比增长仅为8.3%,是五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低增长。

最明显的操作是,美团其实是在对商家、用户同时进行补贴。

商家侧,继抖音用2.5%的平台扣点“招商引店”后,美团也将部分餐饮商家的扣点从8%降至4%;用户侧,美团推出“神抢手”营销工具,利用直播、秒杀、短视频等形式给出优惠券。该季度美团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一度消耗至16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5%,营销费用率的同比增长也高达22.1%。对此,财报给出的理由是,主要由于消费复苏、商业环境以及商业策略变化导致交易用户激励、推广及广告开支增加。

除了商业手段外,外卖神器“拼好饭”的上线也让美团的低价策略贯彻的更深。 资料显示,这款于2020年8月上线的产品率先在四五线城市等下沉市场内测;2022年5月,于芜湖、厦门等地试点;次年5月,这款产品才真正在全国多地试点上线。

而且,今年美团的Q3财报和财报电话会议中均有“拼好饭”的身影。据管理层提及,“关注高性价比选品,加强拼好饭策略,满足消费者对配送效率需求。”

可以说,就目前而言,美团在低价方面已经做到了“抖音有的,美团也有”,不说超越,至少不再被抖音牵着鼻子走。例如直播,有报道称,10月美团直播单月 GMV 突破 20 亿元,商业化将成为明年的重点目标之一。

同时,在电话会上美团管理层也指出,考虑到竞争格局,美团将推出一系列措施来抓住不断增长的市场,这些措施可能会持续影响短期的货币化率和利润率。

美团下注,进军全品类

当下,美团除了面临核心业务付出努力但增长缓慢的境况外,其还需面临着哪个新业务能挑起大梁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新业务其实一直在给美团拖后腿。 就连美团创始人王兴也在2023年Q3业绩会上透露,“如果新业务长远来说都没有机会单独获利,公司也会相应地调整战略和资源分配”。数据显示,2020-2022年,新业务分别亏损108.55亿元、383.94亿元和284亿元,今年三季度该业务的营收为188亿元,增幅虽有15.3%,但依旧亏损51.1亿元。

梳理目前美团的新业务,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以及美团打车和充电宝等等,美团在开展过程中其实均是聚焦于高频业务,再以业务的“高频流量”来带动新业务板块的整体营收。

随着抖音在美团核心业务上的进攻态势愈演愈烈,后者已然难以拿出大量精力照顾新业务的感受。可美团终究需要出现“新故事”撑起其硕大的本生帝国,于是美团正在把剩余精力押往有着万亿市场的即时零售上。

2023年12月1日,美团旗下自营零售品牌“美团买菜”正式升级为新品牌——小象超市。名称的转变既意味着该业务覆盖的品类将从生鲜扩大到更多的超市品类,也说明美团将会加大这部分的投入:在美团APP上,小象超市的入口被放在第二位,仅次于核心的外卖业务。

美团会选择即时零售并不奇怪,毕竟相较于其他所有的业务而言,即时零售本身就是本地生活的“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8个百分点,即时零售在网络零售市场中的比重持续扩大。

据悉,“美团买菜”虽在名称上升级为“超市”,但美团却与京东和阿里的“线下+线上”(盒马、七鲜)模式不同,截至目前,美团也仍是以前置仓的方式去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从规模上看,在消费者眼里,最大的变化无疑是美团买菜进行品牌升级后,正在不断增加的SKU。

美团买菜在预告品牌升级的时候表示,今后会提供更多商品、更多优惠。而且,“超市”的含义,其实也表明了平台要增加更多非生鲜、食品品类的商品,日用百货、酒水饮品、家电家居等均包含在内,从生鲜电商平台转型万物可购、万物可送的线上商超,从单一赛道转型全品类赛道。

同时,小象超市也加快了自有品牌商品扩张的步伐。与盒马、叮咚等玩家类似,小象超市不但布局生鲜电商零售赛道,还发展着自营品牌,期望出现第二增长曲线:从此前推出“熟预”的自有品牌“象大厨”,到当下上线“象优选”、“象划算”等生鲜、休闲食品等自有品牌。

对于此次品牌升级,小象超市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启用新品牌“小象超市”,是美团向本地零售领域进阶的战略举措。

王兴也曾在美团去年Q2的财报会上透露过,生鲜食杂市场不会只有单一的商业模式。而且,不止于买菜,闪购、优选同样正在成为美团向生鲜日杂过渡的桥梁。底气或许就来自本次新业务同比增长的15.3%中,据财报信息显示,该增长主要由于商品零售业务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生鲜电商的残酷竞争仍是进行时。

要知道,生鲜电商从开始便被认为是烧钱游戏:一边各大电商价格战满天飞,给到消费者和商家的补贴拿到手软;另一边,运营模式毫无创新,高昂的运营成本持续承压,即使是已经上市的每日优鲜,在如此消耗中也只能遗憾退市。

况且,盒马“移山”、美团“拔河”等场面在今年屡见不鲜。当下,随着美团向着全品类领域的进军,或许,属于即时零售的“千团大战”也将出现在不远的将来。

结语

如今,被抖音全线打击的美团,一方面要守住外卖和到店板块的基本盘,争夺本地生活的红海市场,另一方面还要讲出新故事,美团一刻也无法松懈,仅凭留存的精力,将带领“小象超市”奔向怎样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知道的是,至少王兴并不会因此退缩。

王兴说过,“美团这个公司永远离破产只有6个月时间”,于是从刚开始的“千团大战”,到后来斩阿里、百度于马下,再到掀起与携程、飞猪等之间的酒旅战争,美团早已“身经百战”。故而,其实从王兴的角度来说,商业只有“九败一胜”,很难“合作共存”,可能美团也常将自己所处的赛道比作斗兽场,这也意味着,机会只属于杀出重围的胜利者。

可是,如今王兴还能拿出当初破釜沉舟的勇气,一战到底吗?留给美团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跌跌不休,美团市值加速“倒车”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