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架构
-
引领产业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系统盘点分析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01主要分类:三类设施、差异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亦称“大科学装置”“大设施”)是指为提升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
-
广东努力改善粤东西北基础设施
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这是市场化的必然进程,也是广东人的精明之处,更是广东经济的底气所在。作者:今纶昨天,广东省传出一个户籍政策的好消息,总体方向是更科学、更宽松。那么,哪些
-
全光时代,构建安全高效的行业信息化网络基础
数字转型,引领信息革命;全光时代,突破带宽极限在数字化转型、行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网络建设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光网以其良好的高可靠性、高带宽及可扩展性,成为了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的优选
全光时代 2021-09-13 -
腾讯郭殿升:数字地图正成为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核心基础
“数字地图是一种新基建,是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核心基础。数字地图可以支持各个行业新的应用空间、新的治理模式、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消费形式, 提升传统空间的利用效率, 融合虚拟空间的数字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撑产业变革
-
科技赋能城市建设,英特尔正式发布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参考架构
2021年3月25日,北京——今日,英特尔在线上举办了英特尔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高峰论坛。论坛上,英特尔系统分享了其在打造智慧社区方面的愿景和构想,并正式发布了英特尔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参考架构,旨在通过全方
-
英特尔首提“集成光电”愿景:重构数据中心网络和架构,打破I/O功耗墙
在英特尔研究院开放日上,英特尔着重阐述了其业界领先的技术进步,向实现将光子与低成本、大容量的硅芯片进行集成的长期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
杭州为城市大脑立法,数字孪生将成为重要基础技术
近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并将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这意味着,国内城市大脑领域有了首部地方性法规,城市大脑迎来立法“护航”
杭州数字孪生 2020-10-30 -
3.5 亿元,烽火信息与腾讯云的联合体中标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一期)项目
【全球财经观察 | 新闻速递】2020年8月31日,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及服务招标(采购)公告发布,预算金额 35739 万元
-
智慧城市与基础设施:安全、可持续发展策略
到2050年,地球上将有96亿人,其中66%以上的人将生活在城市地区。这种人口增长将给大都市区带来巨大压力,要求它们有效地管理资源并向其公民提供其赖以生存和生活所需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城市必须变得更加智慧的原因。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程师必知必会(4)-直流系统篇(上)
本篇文章是本系列的第四篇文章,直流电源会使得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更加精简、更加强大,但首先,我们必须进行范式转化,通过这篇文章您将会了解到以下概念:交流电源的现状和缺点;直流电源的可行性和带来的优势。
-
《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出炉!
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详细发展目标,同时公布了14项主要任务,《指导意见》指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
-
发改委鼓励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展REITs试点 数据中心位列重点行业
近日,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以盘活存量资产,广泛调动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性,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
智慧路灯持续升温,成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
从2019年刚开始,智慧路灯刚开始放量,当年同比增长率1368%。2020年继续髙速上升,截止今年6月,在我国智慧路灯招标新项目约一百个,新项目总经营规模达246.51亿人民币。预估到2020年底,智慧路灯项目总经营规模达到441亿人民币。
-
到2022年重庆拟投3983亿元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根据这份《方案》,到2022年,重庆将总投资3983亿元,滚动实施和储备375个新基建重大项目。届时,重庆将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支持体系,筑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底座、高质量发展基石。
-
“新基建”重定义大数据基础架构
IDC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持续快速增长,2019-2023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5%,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至224.9亿美元。
-
“新基建”重新定义未来大数据基础架构
在“新基建”政策和技术的驱动下,工业大数据市场将成为下一个蓝海,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将持续助力工业变革和制造业模式变革。
-
从老基建到新基建 谁能站上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新风口?
如今,新基建中的交通则已经上升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只是多了“智能”两个字,但却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更是智能交通广泛应用为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全方位促进。
-
华为助力“新基建”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出席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充电基础设施八大趋势,并由数字能源产品线副总裁张峰先生发表 “华为助力新基建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的主题演讲。
-
2027年5G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4966亿美元,CAGR106.4%
据市场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到2027年,全球5G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估计将达到4966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6.4%。
-
上海发布《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上海重磅发布:《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金融开放50条,探索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
-
新基建下的智慧物流:数字底座构成基础,自动驾驶形成闭环!
在“新基建”和自动驾驶的“改造”下,物流企业或将完成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转变,物流行业也将进入到一个更快、更准时、更安全的新时代。
-
新基建要来了,不再盖房修路而是高端制造业基础设施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打完了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正当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遏制时候,国外的“狼烟四起”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虽逐渐复工复产,但是面临的风险也颇大。当经济出现伤痕时,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直观重要
-
开启全光网新篇章:北京移动与华为发布“智慧全光城市”目标网架构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应用,而全光网作为基础的信息通信载体,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已可媲美交通、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
-
数位黄兴鲁:位置识别是5G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基础
10月29日,2019第十一届智慧城市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数位联合创始人兼CTO黄兴鲁作为位置服务领域受邀代表,与华为、中兴、信通院、腾讯、IBM、微软、百度等智慧城市城市建设领军企业共同探讨了5G时
-
上海电信打造信息基础设施推动5G+AI全面赋能智慧城市
近日,第十届华夏文化“智慧城市”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5G+AI,智慧城市新动能”,强调了5G与AI等最新信息技术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社会产业升级方面的关键作用。
-
Facebook推出全新数字钱包Calibra,剑指基础金融服务
Calibra是Facebook新成立的子公司,它的目标是提供金融服务,让人们能够进入Libra社交网络并参与其中。
-
5G商用网络架构选择:真5G释放大价值
2019年全国两会上,5G成为热点话题。5G信号被用于两会会场的高清直播,成为了两会的亮点,各位委员及互联网大佬频频发出的关于5G的言论,都反映出5G的热度及人们对于5G的期待。
-
阿里云:5G时代云边端将三体协同 边缘计算将成为基础设施
据Gartner预测,2021年将有40%的大型企业在项目中纳入边缘计算原则。而到2022年,边缘计算将成为所有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
-
中国自动驾驶成熟度排第20,“弱”在技术和基础设施
近日,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发布了最新报告《自动驾驶汽车成熟度指数》(Autonomous Vehicles Readiness Index,简称“AVRI”),这已经是该服务机构发布的第二份自动驾驶年度报告。
-
数字化转型实践:BoSox正在实施其涵盖所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战略
数字化战略是波士顿红袜队(Boston Red Sox,简称BoSox)在2019年的重中之重。其CIO Brian Shield正在领导这项工作,其中包括了聊天机器人和导航软件,以及CRM和企业内部网的升级。
-
阿里巴巴张勇:地理信息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地理信息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11月19日,在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上,张勇发表了最新论断。“阿里巴巴如今成为了一个数字经济体,但所有这些都和地理信息高度相关。”
-
探寻高交会上的智能制造,夯实智能制造基础要靠先进装备打头阵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领域重要的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平台,高交会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京东物流进军“个人快递”,并发布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战略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推出个人快递业务,不考虑谁是竞争对手,最主要的是把体验做好。针对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包裹,提供标准化的普惠寄件“特惠送”、依托航空运力的“特快送”、针对同城寄递用户的“同城即日”等,由专车专人取件、送件的“京尊达”服务,也将应用于个人快递业务。
最新活动更多 >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