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港口运营“小散乱”问题,湖北做强港口优势产业
湖北省内河港口发展势头良好,但跟江苏等省市对比来看差距较大。2021年6月9日,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动员会正式召开,为解决港口运营“小散乱”的问题,做强港口优势产业,发挥集聚效应,湖北省将在2021-2020年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省港口集团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域交通高质量发展。
港口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港口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上港集团(600018.SH)、宁波港(601018.SH)、厦门港务(000905.SZ)、天津港(600717.SH)、青岛港(601298.SH)、招商港口(001872.SZ)、广州港(601228.SH)、唐山港(601000.SH)、锦州港(600190.SH)、大连港(601880.SH)、中远海运港口(01199.HK)、秦港股份(601326.SH)、日照港(600017.SH)、北部湾港(000582.SZ)、重庆港九(600279.SH)、珠海港(000507.SZ)、保税科技(600794.SH)、连云港(601008.SH)、南京港(002040.SZ)、盐田港(000088.SZ)
本文核心数据:内河港口吞吐总量、集装箱吞吐量
湖北省港口吞吐总量位居全国内河第四
我国内河港口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广东等地,2020年江苏省内河以26.4亿吨的吞吐规模位居全国内河第一,占全国内河总吞吐规模的52%,而湖北省以37976万吨位居全国第五;从港口吞吐增速来看,2020年湖北省内河港口吞吐逆势增长,达到23.9%,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4%)。反映出湖北省港口发展形势大好。
湖北省港口集装箱吞吐位居全国内河第三
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2020年湖北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29万TEU,同比大幅增长9.8%,仅次于江苏、广东,位居全国各省市内河第三、长江中上游地区第一。其中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4.98万标箱,是2017年3倍,达省政府目标任务的141%。
集装箱业务是湖北省港口业务的发展重点之一,目前主要布局在武汉港。2020年11月,武汉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武汉将以港口纽带,打造铁、水、公、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
近几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较快,2020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96万TEU,占全省总量的85.6%;2021年一季度湖北省完成71.6万TEU,同比增长131%,其中武汉港64.4万TEU,占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的90%,同比增幅高达181.9%。
湖北省港口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整体来看,湖北省内河港口发展势头良好,但跟江苏等省市对比来看差距较大。究其原因,湖北省港口实际发展中一直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早在2014年,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迈开港口资源整合步伐,但由于多头、局部、低效整合等原因,整合力度较弱,整合层次停留在市级层面,各自为政,存在发展缓慢、功能单一、无序竞争等问题,港口资源不能做大做强,效益不能有效发挥。
对比浙江省,2015年9月宁波港和舟山港宣布重组整合,到2016年2月就公开了整合方案开始具体实施,浙江省通过港口资源整合,“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目前的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11亿吨,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港口资源重组将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9日,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动员会正式召开,提出按照“资产整合+业务重组”的方式,“一年融合重组、二年巩固提高、三年快速发展”,将省属国企及长江、汉江沿线市州的国有港口资产整合进入省港口集团,并提出在2021-2020年湖北省将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省港口集团重点项目建设。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将着力构建以武汉中部枢纽港为核心,以宜昌、荆州、黄石、襄阳为支撑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省水运建设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构建平安、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化航运体系。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行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