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当前位置:

新闻

EDM

设计智能汽车的AI芯片:传感器和连接器技术

芝能智芯出品 汽车电子领域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计算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动力,智能驾驶、电气化以及汽车驾驶舱的智能化是三大主要支柱。 汽车企业在追求功能升级和用户体验提升的过程中,力求优化物料清单(BOM)并通过软件定义的功能实现灵活性和成本效益

| 2025-03-24 11:19 评论

软银 65 亿美元收购 Ampere:落子 AI芯片与计算基础设施

芝能智芯出品 软银集团(SoftBank)以6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软银在人工智能(AI)和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Ampere由前英特尔高管

| 2025-03-24 11:18 评论

Chiplet与异构集成:半导体向模块化、多样化转型

芝能智芯出品 随着半导体技术迈向更高复杂度和多样化应用,“小芯片(Chiplet)”和“异构集成(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 2025-03-24 10:30 评论

中国芯片设计行业恢复增长,谁是[当红炸子鸡]?

前言: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年度增速首次低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增长水平。 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国IC设计产业正逐步告别高速扩张的发展模式,标志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以往那种忽视外部环境与产业规律、单纯追求产业规模粗放式增长的时代已基本落幕

| 2025-03-24 10:24 评论

EUV新局,巨头们的攻守之道

如今,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正以指数级速度疯涨,可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工艺,让这项技术沦为少数公司的 “专属”。不过,转机或许很快就会出现。 为了给五花八门的人工智能应用 “撑腰”,对先进制程芯片的渴求一路狂飙,这给整个行业的供应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

| 2025-03-24 09:34 评论

国内厂商,去搞AI ISP芯片了

最近,有消息称字节在研某款 AI 智能眼镜正在考虑采用恒玄 2800 + 研极微的 ISP 芯片方案(但这不代表是最终方案)。 对于AI眼镜来说,SoC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产品的体验上限,比如Meta-Rayban 采用的是高通AR1的芯片方案

| 2025-03-24 09:09 评论

3年研发投入5000亿打水漂,韩国芯片巨头,暂停1.4nm芯片

芯片制造,绝对是整个芯片产业里面投入最大的,特别是先进芯片。 建设一条7nm的芯片生产线,成本超过50亿美元,建设一条5纳米的芯片生产线,成本可能高达100多亿美元,越先进,成本越高。 因为各种半导体设备的投入,厂房的投入,以及各种研发的投入

| 2025-03-24 09:00 评论

HBM新技术,横空出世!

AI的火热,令HBM也成了紧俏货。 业界各处都在喊:HBM缺货!HBM增产!把DDR4/DDR3产线转向生产DDR5/HBM等先进产品。 数据显示,未来HBM市场将以每年42%的速度增长,将从2023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2033年的1300亿美元,这主要受工作负载扩大的 AI 计算推动

工艺/制造 | 2025-03-23 09:10 评论

敏源MST-土壤水分/电导率/温度/三合一传感器

土壤水分、电导率(EC)和温度影响农业灌溉、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由工采网代理的敏源MST是一款集土壤水分、电导率和温度测量于一体的三合一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的数字传感技术和嵌入式处理计算,能够实现对土壤

| 2025-03-21 17:24 评论

英伟达芯片路线图分析:Rubin GPU、Rubin Ultra 及 Feynman 架构

芝能智芯出品 英伟达GTC 25大会上,黄教主公布了2026-2027年的数据中心GPU路线图,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雄心。 Blackwell B200刚刚全面投产,Blackwell Ultra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

| 2025-03-21 16:50 评论

GTC2025|英伟达的自动驾驶战略

芝能智芯出品 在2025年GTC大会上,英伟达宣布与通用汽车(GM)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自动驾驶车队,覆盖制造、企业管理和车载三大领域。 英伟达强调了其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突破—&mdas

| 2025-03-21 16:12 评论

这家初创企业,如何蹚出一条芯片自主化之路?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小芸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的进程中,芯片作为关键技术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国内芯片设计行业销售额为6460.4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11.9%

工艺/制造 | 2025-03-21 10:15 评论

北方华创入股芯源微,加速平台化战略进程

进入2025年,国内半导体并购潮仍在继续。日前,北方华创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公司拟通过受让股份的方式取得对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源微”)的控制权。 北方华

工艺/制造 | 2025-03-20 17:53 评论

韩国WellangDT3100-LED驱动芯片,白炽灯或荧光灯替代方案

韩国Wellang-DT3100芯片是专为LED照明设计的浮动电流驱动IC,采用SOT-89-3L封装,具备高集成度与灵活性;为替换白炽灯泡和线性荧光灯提供了高效方案,支持多步配置同时,能够调节流过LED灯串的电流,确保LED灯具的稳定发光和高效能耗适用于高功率应用场景

| 2025-03-20 17:09 评论

内置测温驱动电路、调理、ADC转换、温度计算、校准补偿等功能的高温传感芯片-M401

‌高温传感芯片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热电效应和电阻效应。热电效应是指温度变化时,传感器内部会产生电动势或电流,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电阻效应则是通过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 2025-03-20 15:55 评论

HBM4E 或 HBM5 必须要用到混合键合技术吗?

芝能智芯出品 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迅猛增长,高带宽存储器(HBM)技术已成为DRAM产业的核心焦点。 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 HB)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芯片互连方式,因其在堆叠能力、性能提升和热管理方面的显著优势,逐渐被视为HBM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 2025-03-20 13:34 评论

3nm赛道,挤满了ASIC芯片?

最近,市场关注的两家ASIC企业都发布了自家的财报。博通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14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55.03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其中,第一季度与AI有关的收入同比增长77%至41亿美元

工艺/制造 | 2025-03-20 11:49 评论

中国碳化硅市场深度分析,2025年进入洗牌阶段

芝能智芯出品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特性,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5G通信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024年,国内SiC衬底和外延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价格波动与产能扩张,尤其6英寸SiC衬底价格已贴近成本线,8英寸技术突破加速推进

工艺/制造 | 2025-03-20 11:49 评论

安森美携新款智能图像感知方案亮相Vision China(上海)2025

中国上海 -  2025年3 月 20日--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领先企业安森美(onsemi,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 将携新款图像感知技术及方案亮相于3月2

| 2025-03-20 11:29 评论

英伟达 GTC 2025:从 Agentic AI 到 Physical AI,AI 物理化革命的关键

在 2025 年的 GTC 大会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以标志性的黑色皮衣登上舞台,为全球科技爱好者带来了一场信息量巨大的主题演讲。此次大会,英伟达不仅发布了多款重磅产品和技术,还全面展示了其在 AI 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

| 2025-03-20 11:06 评论
上一页  1 ...  7 8 9 10  11 12 13 ... 1810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