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化速度增快:我国有“弯道超车”机会吗?
深度学习让“教育变得更好”
打开手机对着孩子的数学口算作业扫一扫,就能知道哪些答对、哪些答错——杭州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手机软件,上线不足月,就获得了当地小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好评。
该手机软件主要免费帮助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家长和老师批改数学口算题。用户可通过APP拍摄作业本,1秒后即可检测出错误答案,准确率为95%。
据开发此软件的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大拿”)介绍,“爱作业”9月2日正式上线不到1个月,用户激活量已超过40万次,日活用户超过20万,后台每天能接收至少50万张作业图。
“这样的传播速度,在我约20年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有过。”国家****特聘专家、杭州大拿联合创始人罗欢说,看来批改作业确实是家长和老师的“痛点”。
据了解,批改作业“机器换人”的点子最初由杭州大拿的一名员工毛礼辉提出——他是一名小学生的父亲,苦恼于每天下班后还要批改孩子的口算作业——“作业本一页一般是60题,有时100题,忙了一天,再看到密密麻麻的题目,人都懵了。”毛礼辉说。
“‘爱作业’现在的智能程度到小学三年级,我们下一个小目标是让它小学毕业。现在是口算批改,接下来会逐步支持英语和语文教学等,比如地道口音的人工智能英语老师。”杭州大拿CEO陈明权介绍说,“爱作业”识别引擎背后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不断“学习”小学生作业本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爱作业”走红,杭州等地小学低年级的家长们和老师们都觉得颇为受益。数学特级教师、北京义格教育集团数学课程总监胡赵云说,仅仅是判断孩子口算题的对错,就足以让家长与教师们高呼“解放”,可见人工智能的威力。
“人工智能在教育实践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把老师从高重复度、低价值的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等创造性的工作。”数学特级教师、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说。
记者注意到,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学习内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伍肖认为,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未来科技,人工智能将改变未来整个的学习方式。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可能相应会要求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比如更加注重艺术教育、创造性教育等;在培养方式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及互动方式的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健则认为,未来教育一定是教师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的,未来也需要“人机共生”的教育——用“机器的智慧”和“人类的情感”共同去达成个体生命的丰盈和成长。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