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打牛的阿里云: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二次驱动云计算
今年,云栖大会举办到了第9届,十多万人奔赴现场参会,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但马云还记得最初的那场云栖大会,三四百个工程师聚在这附近的酒店里,风尘仆仆,神色间又带着兴奋。酒店里看不到今天充斥现场的黑科技,普通的大堂、普通的餐厅,一群很纯粹的人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观点,谁也想不到这里九年后的盛况。
从三四百人,到十多万人。
从飞天计算操作系统,到城市大脑、车路协同,以及未来极有可能大力推进的新制造,我们想捋一捋阿里云这些年踏过的脚印。
确定方向:云计算+IoT+人工智能
时至今日,阿里云的三驾马车已然清晰。
云计算业务的诞生与淘宝的特质有关,与电商伴生的是各种促销活动,双11等促销活动期间,大量消费者挤入淘宝,开始抢购,而活动一结束,他们的购物欲又降低到日常水准。这对平台的计算能力提出了特殊要求——大促前需快速扩容,大促后再撤掉资源。
想也知道,这么一来必然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将计算放在云端,各企业按需使用计算机资源,并共同承担成本。基于这一考量,阿里巴巴在2008年制定了云计算战略,并确定进行技术转型,从传统IT架构转向互联网架构。
2013年,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逐渐成熟。8月,阿里云宣布对外提供5K(单集群5000台设备)计算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当时平台计算100TB排序耗时仅30分钟,超过雅虎一个月前71分钟的记录。阿里云团队将系统的计算能力,一举牵引至世界前列。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对阿里云的定位都是国内最大的IaaS提供商,直到2016年人工智能市场的爆发。
实际上早在一年以前,阿里巴巴就联合富士康以145亿日元战略投资了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SBRH,但当时那还与阿里云关系不大。2015年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作有几个,发布阿里小蜜,这一人工智能客服是在电商业务体系内的;支付宝发布9.0版本,集成阿里的智能客服,看起来同样与阿里云不发生任何联系。
阿里云真正接过人工智能的接力棒,是在2016年,那一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发言道,“拥有了数据的积累,机器将替代人类的智商,我们判断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业务层面来看,由阿里云来深挖人工智能也是自然而然。一方面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密不可分,需要通过计算完成数据处理和判断,两块业务放在一起会碰撞出更多令人惊喜的火花。另一方面,阿里的不少人工智能业务服务的是B端客户,ET大脑中主推的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农业大脑,主体分别为政府、制造业企业、农业企业,它们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如果未来能实现“人工智能化”,在自身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推动阿里云的云计算业务增长,阿里云可藉此撬动未曾被开发的广阔市场。
由人工智能推进到物联网则花了两年时间,2018年3月,胡晓明在深圳宣布:阿里巴巴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物联网战略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业务板块混合推进。
从人工智能迈步至物联网,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就好比气态水在高压强下必然会凝聚为液态一样。物联网体系内的各类传感器,负责信息的采集,相当于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哺以人工智能充足的原始素材。
这其实是一套组合拳,IoT担纲数据采集;人工智能实现理解和判断;云计算自不必说,数据处理的过程需要经由计算来完成。三者叠加,极大地拓展了阿里云的业务边界,它从一家仅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拓展至更为多元化的领域。
于是阿里云有了城市大脑,它是ET大脑的重要板块,通过拥堵指数测算、信号灯效率优化、主动报警等服务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拆解一下,摄像头、信号灯等组成了物联网,城市大脑本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由阿里云提供。
于是阿里云有了达尔文计划,即通过一系列的包括平台、芯片和微基站在内的全链路生态服务,交付给企业一张自有可控的物联网。意即阿里云可以直接交付给企业成熟的物联网服务,云计算之后,物联网也成为了能单独输出的业务。
于是阿里云有了新制造,这是马云今年着重提的概念,旨在通过新技术完成制造业升级,落地柔性供应链,实现按需定制。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早已在制造业中发挥价值,它的属性是人工智能,马云显然还要在新制造这块深挖,加入更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并扩展至细分应用领域。
拓展边界的同时,阿里云也加强了云计算服务,公布了面向万物智能的新一代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2.0,可满足百亿级设备的计算需求,覆盖从物联网场景随时启动的轻计算到超级计算的能力。
这也正是2018年云栖大会的几大核心内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业务的进展。
城市大脑
今年的云栖大会主论坛上,杭州城市大脑完成了2.0版本升级。
城市大脑的第一次现身,是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也就是阿里云接棒人工智能的第一年。它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利用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分析,并优化交通效率。
去年年中,城市大脑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领域,并能实现110、120等特种车辆优先调度,它们上路时,红绿灯会智能调整为通行模式。今年的2.0版本主要有两方面提升,应用范围扩大、细节功能增强。
在过去一年,城市大脑的管辖范围扩大了28倍。杭州主城限行区域全部接入大脑,此外还有余杭区临平、未来科技城两个试点区域及萧山城区,总计420平方公里,相当于65个西湖。优化信号灯路口1300个,覆盖杭州四分之一路口,同时还接入了视频4500路。
功能方面的革新则有三项:建立城市交通的七大生命体征(在途车辆数、拥堵指数等)、实现主动报警与主动处置、首次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实现实时信息推送。
此外,杭州城市大脑还首次落地到交通以外领域。目前,在杭州市余杭区,杭州城市大脑正在参与消防应急等社会精细治理建设。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