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AI掘金,非富即亡
做到无人店面,需要完成的智能化系统集成:
1,电子支付:看起来是方便消费,实际上是拉动消费。平时做公交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这几年,售票员消失了,绝大部分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乘客上车刷卡,下车刷卡。司机有时候会留神上车乘客,有时候就不会在意你到底刷没刷卡。实际上,刷卡是削弱乘客消费时对成本的估量。这种无人售票方式,过渡期之后逃票率不升反降。今日的手机扫码也是一样的原理,将金钱电子化,使得消费同等金额的商品时不会有消费现金时的“痛感”,无形中增大购买量。习惯电子化支付还可以减少假币的流通,监管一部分交易。所以国家会特别鼓励第三方电子支付。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挂牌企业仅有200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
2,电子信用:还拿坐公交为例,商品价格低,坐公交不会给老百姓带来经济压力,即便你不刷卡公交公司也不会有太大的直接损失,每天都要坐公交,所以逃个票在现实中是一种挺没有面子的行为,不需要信用证明也可以乘坐。但到了无人商店就不一样了,有些日用商品成本还是很高的,你没有我的信用记录我偷窃一次就可以让你一个月回不了本。这样就需要无人商店的经营者设定一条界线,过了这条线,顾客守诚信交了钱和消费成本在其他普通商店一样;不守诚信毁了规定,“消费”成本则远远高于任一商品成本:信用,就成了一种潜在成本。没违约不需要考虑,违了约就要担负。这条界线,即所有到店消费顾客的电子诚信数据库。通过“刷脸”调用、记录、取证,是无人店面的一项重点发展技术。数据库方面,细数起来,能够构建这条界线的企业并无几家。
图 | 芝麻信用,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
3,电子“刷脸”:在AI锐见公众号中,关于“刷脸”(面部识别技术)我们通过另一篇文章讲解,希望可以帮到读者。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摄像头和算法让系统知道“谁走进了店面”,并且“谁拿了什么什么商品”。机器视觉方面应用较多。顾客面部信息和他的账户绑定在一起就可以不需要“结账”,直接离开店面。
图 | 国内一家应用刷脸的购物商店
4,系统集成:机器视觉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国内一家无人店企业尝试通过在货架上假装传感器,同时结合视觉定位来确定顾客具体取走了什么商品。类似的解决方案都是依赖人脸-信用信息绑定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强大的后台数据和信用裁定权限,目前仍是一大消费者个人隐私难题。
无人店面只是新零售产业中一个场景,目前最有前景的是新零售场景是将线上数据放到线下做营销、精心做定制化产品。
四、线上开矿,线下变现
新零售的底层逻辑:需求拉动
新零售之战打响之前,京东做了很多战前准备,具体内容全部是围绕线上客户群体的数据。
图 | 京东之家黑金店
京东之家,安装了三个黑科技。智能广告牌:人脸识别,感知人体姿态,推荐商品。引客入店:人脸识别,语音交流,吸引入店。京东慧眼:根据线上地区数据规律,进行线下配货。
我们说的新零售,实际上底层逻辑非常简单:需求拉动。
京东的战前准备,都是为了拉动“需求”这驾马车。
同时,阿里智慧门店也在为“需求”假设战局。据称阿里的智慧门店可以为现有实体店家提供无人化解决方案,实现营销、流量分析、收银、导购功能统一。阿里的新零售理念即:顾客离店,营销继续。
五、新矿开采,险中求富
传统行业在“互联网+”之后的再次升级,时隔不到3年,应证了技术“爆发式”的升级规律。
AI锐见来讲一家发生在身边的(中关村)ai+小企业现状。
这家公司刚刚完成了千万级的Pre-A融资,做的是AI+教育类的产品: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习题app。据称这个app可以完成很多个性化的教学工作。
AI+教育,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是用新方法做旧的产业。
这款App就是为了取代未来的习题本。目前中学的纸质习题册,利润由印刷厂、出版社拿走了。学生可以在每个知识内容中得到过程完善,同时不但可以做题,还可以“AI”讲题,为学生一对一剖析错因。
然而实际盈利模式和传统习题册类似,大片的推广给中学学校,让学校老师都给学生推这个app,老师推荐的,学生接纳率会高一些。
图 | 国内一个对学生接受app教学的小调查结果
一个学校用了起来,另一个区域的中学也可能会采纳。而且现在质量较高的中学都开始配备ipad,wifi上网。即便学校内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到了家可以用。
之后这家公司还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学生“留作业”,基于公司研发的智能推题功能。然而智能教育app不易做“好老师”的原因是训练模型数据量上的困乏。
融到资之后,公司CEO表示,一方面继续精心打造产品app,推广到各大中学,二是增大速度人工标记更完善的数据库。
未来将推出“解答题”的交互教学方案,而融资之后的一段时间只有选择题。
有人会说:“教学辅助app,很早就有应用了。”也有人会说:“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需要人工智能的嫁衣。”
对此,我们对这些创业者只有最好祝福。
结束语
通读科技发展史,在每一个技术革命时期,人类总想通过某种手段替代人劳动。
本质上,人不是和机器人竞争,而是和效率竞争。
参照上个十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创业模式,在AI时代已经不再适用。
互联网思维中的“做大”是创业者一个难以克服情节,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模式并不在遵循先前的资本规律,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困难
随之而来,每一次市场推进都会举步维艰。这股AI创业热潮,宛如一个世纪前的淘金热潮。
然而,市场不再眷恋幸运儿。沉下心来摸索规律的求实者,方有可能满载而归。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