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小时10万台售罄,喜马拉雅小雅Nano为何出现一货难求现象?
从用户体验层面出发,内容PK时代已然到来
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战可以让用户通过低成本获得产品,但更容易陷入一种悖论:但凡如果产品并没有想象的好用,如硬件性能不好或者内容贫乏,别说建立生态甚至家庭智能中枢,就连用户日常去重复使用都需要一定的勇气,也就是俗称的“没人用就等同于没用”。对靠降价补贴的智能硬件厂商甚至巨头本身来说也大伤元气。
喜马拉雅副总裁李海波就曾表示:“今天我们所谓的人工智能背后,是海量人工+大数据算力+精确算法,但是很少人真正从用户为中心出发去思考用户需要什么、偏好什么、什么方式可以满足这些,打内容攻坚战其实是为了从更好的用户体验层面出发。”放眼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很多时候屏幕可能会消失,转变成移动场景,知识获取的方式将会更加便捷且随意,内容找人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有这样一组颇为关键的趋势数据,也就能理解喜马拉雅正在极力跳脱出智能音箱价格战的思路和打出此番内容组合拳的深意。据美国专注智能音箱数据研究和报道的Voicebot报告显示,智能音箱用户80%的使用时间是“听内容”这个关键动作上。
正是因为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我们不难理解,艾瑞10月份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的小雅AI音箱的单机月人均使用次数是其他家的12倍,活跃用户的每天使用时长高达到105分钟,显然在用户使用粘性和使用体验上,喜马拉雅的智能音箱均在业内保持遥遥领先。
我们由此再推想一下,在家庭使用场景中用户的需求就是更为丰富的优质内容,来满足集知识性与休闲感于一体的娱乐性需要。所以听这个简单动作背后,有价值的声音内容成为智能音箱最核心的要素已成为普遍共识。
在当需求和形式本身已经被认可时,落到喜马拉雅的优势就是自己的海量音频内容,以及平台对头部内容的聚合能力。
喜马拉雅的内容优势,内容为王依旧鲜活
这里说的内容有两种:一个是声音作为媒介本身,一个是喜马拉雅平台里的音频。
麦克卢汉曾写道,“广播的潜意识深处,充满了部落号角……这个媒介有力量把心灵和社会转换成一个共鸣箱。”媒介之外,喜马拉雅还是得找到足够打动你的音频内容,或者说从现有内容中挖掘出新的消费需求和场景。
如今的喜马拉雅,堪称为一个真正的声音帝国。在APP里下拉刷新,露出两句文案:500万主播,随时随刻陪伴你;每条声音听一遍,600年才能听完。喜马拉雅的最初内容主要来自PUGC(PGC+UGC+独家版权),在今年1月,喜马拉雅还强化了这一模式,发布“万人十亿新声计划”,预计在未来一年内,投入十亿基金全面扶植音频内容创业者。同时,它还一次性发出包括郭德纲、杨澜、姚明等在内的20个超级IP。
为了巩固内容壁垒,喜马拉雅采用独家版权模式,拥有市场上70% 畅销书的有声版权,85% 网络文学的有声改编权,6600+英文原版畅销有声书。这一系列海量又稀缺的数据,让喜马拉雅成为最大的中文语料库。在内容生产方面,自媒体、报业集团、电视台、广播电台、校园电台、杂志社、草根主播、培训机构都可以作为喜马拉雅内容的来源。
当然对于小雅Nano而言,最核心的还在于会员优势内容免费听,3500本独家有声书、1000本独家好书精讲、300位的名师大咖资源……把控内容就相当于占领了一块高地,在智能音箱市场里就会拥有绝对的优势。
以上这些正是基于大的行业洞察和喜马拉雅自身优势的双重作用,一种连巨头都无法跟进的以会员和价值内容为导向带动智能音箱分发的模式正在出现,促成了小雅Nano开售后不俗的销售成绩。也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条非价格战所能撬动的产品销量新思维。
通过用会员内容模式跑通智能硬件行业,带动用户持续为优质内容买单的行为,打破单纯铺量的僵局和怪圈,再次验证了出货量不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随之而来的将是用户对内容价值的越来越认可,让内容为王依旧鲜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13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