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活不过宣传期,却成科创板热门
2 科创板上,芯片大军前赴后继
对于芯片这类高度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行业来说,十分需要资本市场和政策的长期支持。因此虽然技术层面尚在不断精进演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也正同步寻求新的突破。
而科创板的出现,堪称是一场“及时雨”。
从科创板名单来看,芯片无疑是申报行业中的一大热门。算力智库据公开资料整理,截至4月23日,在科创板已受理的90家企业中,芯片(同集成电路)占11家,数量仅次于生物医药的21家。
其具体名单为晶晨股份、睿创微纳、和舰芯片、中微公司、安集科技、澜起科技、晶丰明源、乐鑫科技、神工股份、聚辰股份以及杰普特。
除了上述公司外,据算力智库了解,还有三家业务重点布局在AI芯片的企业,有意冲刺创业板,分别为寒武纪、地平线与嘉楠耘智。
和前两家独角兽相比,嘉楠耘智的资本经历颇为坎坷。
其创立于2013年,早期定位为矿机生产商,目前正逐渐向比特币芯片制造商转型。而其上市之路,最早得追溯到2016年。
当时A股上市企业鲁亿通试图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收购嘉楠耘智,但此举遭到深交所三度问询,认为嘉楠耘智存在“借壳”上市之嫌,最终重组计划被迫中止。随后嘉楠耘智在2017年将目标瞄准了新三板,虽然业绩数据亮眼,但商业逻辑、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依然受到了股转系统的质疑,多轮问询后,嘉楠耘智最终选择了放弃。
眼看境内上市接连失败,嘉楠耘智又将希望寄托于境外资本市场。其在2018年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但该申请迟迟没有进展,拟募资金规模也一度从10亿美元降至4亿美元。时隔六个月,IPO申请最终失效。
经历三次上市折戟的嘉楠耘智,在科创板上又看到了希望。
在算力智库高级研究员王杰看来,结果成功与否,还是要看公司符不符合科创板定位:“若嘉楠耘智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确实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团队和核心技术,登入科创板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去年9月6日,嘉楠耘智发布旗下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具备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能力,可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教育、农业、医疗等多领域终端设备。与比特大陆布局人工智能芯片一样,嘉楠耘智也选择切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芯片领域。
目前嘉楠耘智市场估值约为33亿,但这个数值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业务发展所需。今年3月初,嘉楠耘智宣布完成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并将会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生态方面布局,以芯片为切入点,搭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生态平台。
这一系列资本动作和业务布局,或将成为嘉楠耘智冲刺科创板的新筹码。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