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AIoT=AI+IoT,背后究竟是谁更需要谁?

2019-04-25 01:59
来源: 镁客网

于AI,结合IoT是一种必要举措

认真说来,AI的历史溯源可比IoT久远数十年。然而相比于后者,鉴于技术研发难度与落地难等问题,AI的路程走的十分之艰难,此起彼伏,直至近几年才在技术层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大众认知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找到了技术落地的可能性。

目前,因为技术上的突破,我们日常能够接触的AI技术后产品包括手机的指纹识别、交通枢纽的人脸识别安检、商场导购机器人等等。虽然一些AI技术或产品有时候在性能方面还不能够令人满意,甚至可以称为“智障”,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过去的几次巅峰期,如今AI技术是能够让人看到未来的。

只不过,作为一项新技术,AI也必不可免的遭遇了“落地难”的问题。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年全球AI市场规模约1190亿人民币,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会是一个2000亿美元的市场。从数据的角度出发,AI的市场前景是被认可的,但是仅凭AI自己真的能够承担起这么大的市场吗?显然是不可行的。

针对AI,正如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柯镇所说,缺少IoT的AI会成为鸡肋,缺少互联的AI则更加形同摆设。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当下议论较多的AI产品智能音箱为例,它是一个AIoT的典型应用。就智能音箱,它的“智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指令接收与执行——为了很好的接收指令,智能音箱需要能够捕捉并理解消费者的语音命令,其中涉及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执行的过程中,它则需要承担一个管家的责任,“指挥”其他设备根据指令作出相应的反馈,这个时候就需要IoT出场了。

如果没有IoT的融入,智能音箱只能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这时候,不能结合IoT的智能音箱只能自嗨,比如查个天气、放首歌、购个物等等,一切服务只能依赖互联网上的内容。另外,在追求个性化服务的眼下,只能提供纯内容服务的智能音箱最终能够输出的服务也是“不全面”的。这种处处受限情况下,AI技术的价值显然不能够被最大化利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IoT的加入,AI技术或硬件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落地场景中,从而面临落地难的问题。

对于AI而言,之所以会结合IoT催生出AIoT,是它在寻求价值最大化、寻求更好落地的一种必要措施。正如行业人士所讲,AI已经进入了发展的下半场,与IoT的结合,将能够帮助AI打开真正落地的重要通道。

最后

继IoT、AI、AI芯片之后,AIoT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在AIoT场景内,IoT负责连接万物,并向担任“大脑”角色的AI提供数据,双向联动,才能够完整的搭建一个场景。

这其中,相比于IoT,AI还是一个新产业,虽有规模却仍旧需要继续探索,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方面。技术研发创新是时间、资源和人才所积累的成果,而应用落地所关乎的却不仅仅只有自身技术,该需要其他势力的帮助。于AI而言,IoT所搭建的网络是一个能够让它物尽其用的处所,这里天然存在着成千上万的数据,这是它的动力来源,也是它能够实践自身、落地商用必不可少的“配件”。

与之不同,IoT虽然在概念上“年轻”于AI,但在落地上却是一个“老手”,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再往后,其所发生的变化只是时代发展加注在它身上的一种随其自然。因此看来,在啃噬AIoT这一蓝海市场方面,Ai是最为迫切的,也是最大的赢家。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