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临床医生的实际痛点如何解,AI准备好了吗?

2019-05-29 10:19
动脉网
关注

医疗AI产品定位临床疾病诊断

动脉瘤智能诊断产品只是同心医联38个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中的一个,同心医联的人工智能产品都是以临床为导向,以病种为核心,解决临床医生的实际问题。

刘伟奇告诉动脉网,在现在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数量在不断下降,民营医疗机构准入门槛较高。医生成材周期很长,但医生的职业阳光收入低风险大。现有职称评价体系都是以科研为导向,不看重临床能力。

对于90后和00后,太艰苦的学医历程不适合追求自由的时代个性……这些因素都会使创造出合格的医疗供给能力更加困难。

鉴于以上挑战,不太可能依靠老办法满足人民不断增加不断个性化的医疗需求。唯有靠接近临床需求的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快速提高医生的医技水平,才能提高医疗供给。

同时,医生作为诊疗流程的主导者,医疗产品应该是为医生服务,尊从医生实际的工作流程,创新产品才可以真实落地。

但是很多AI产品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很多肺结节检测产品只能从肺部CT中看出肺结节,其他病灶无法识别,这是不太符合医生的工作流程的。

患者来做肺部CT检查,影像科医生事先并不知道患者的具体病症,因此拍出的肺部CT要对所有潜在病症进行诊断,但肺部的常见病至少有10多种,若只能看肺结节,起到的作用有限。

尤其是医生还要把医学图像从PACS系统导入到AI系统,再把诊断结果倒回PACS,操作过于“折腾”;影像医生的真实需求应该是,AI能把具体部位所有疑似病变都标记出来,再由医生自行诊断核对一遍即可,无需一张张重新看。

为此,同心医联走了一条与多数AI公司“背道而驰”的路:先通过线下影像中心和影像云平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积累影像数据并把控数据质量,由自己的数据支撑算法优化;并通过开放式平台整合各类产品,实现对多种疾病的综合性辅助诊断。

为了让AI技术落地,同心医联将成像技术+AI分析+影像诊断+临床应用四个专业彼此融合,真正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跨界融合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从生物医学工程、到计算机AI、到影像诊断学,再到临床需求,横跨了四个专业的知识鸿沟,如果不具备跨界整合的资源和能力,难度非常大。

同心医联具备了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医学影像中心,具备自己的技术团队和影像医师团队,因为拥有专业资源和基础设施,所以才能实现跨界融合。

由于医疗的专业性,每个团队不可能对所有疾病都有涉猎,关节软骨与阿尔茨海默病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很多专家经历多年研究,也只在一个方向上的几种疾病钻研较深。

患者看病时无法预知自己的疾病种类,所以医生希望的是全套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开放共赢平台就变得非常重要,让各个专业方向的人发挥自己擅长领域的工作,将各自专长汇聚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为此,同心医联建立格物系统,这是国内首家面向临床医生的影像+AI开放应用平台(影像AI App Store),利用同心医联云平台积累的大量患者病历,根据临床需求开发成像技术和AI算法训练,然后封装成应用App,导入格物系统。同心医联已经与近100家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专长,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线上与线下结合,让AI加速落地

除了AI辅助诊断产品,定位于科技医疗平台的同心医联实现了线上(互联网医院)+线下(实体影像中心)及影像云平台结合,可同时服务临床医生、专病患者、实体影像中心、影像AI专家。

目前,同心医联已建立了互联网平台搭建、医疗服务运营、实体影像中心建设、影像云平台推广、互联网医院建设、影像+AI开放平台整合等业务,完成了其科技医疗平台基础能力建设。

2018年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后,按照国家对互联网医院的要求,同心医联针对心脑血管和肿瘤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即复诊的问诊、影像检查、药事服务、随访管理等服务,将价值链进行延展,产生更多的盈利点。未来,公司计划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针对慢病患者,利用线下+线上能力提供医疗闭环服务,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开发依据和控费能力。

文 | 王晓行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