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自动驾驶:干了没说的VS说了没干的
相比之下,本土车企的市场宣传更激进一些,明明还是L2,但各种擦边球的话术已经飞上天:列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宣传语,做到了L2.5级、做到了L2.99级等等。另外,还有说即将量产L3的几家车企,从功能上看,至少没有超过奥迪、宝马和特斯拉的功能。
另外,车企们能够短时间内快速而接踵地“从0到1”神速推出TJA,原因很简单:该功能不由车企开发,而是由博世提供解决方案。车企只需做三件事:1)接洽供应商产能;2)把功能接入自家车辆;3)编写控制策略。当然,如果车企嫌第三步太麻烦,供应商非常乐意代劳控制策略,提供一条龙服务:供应商们正愁没机会参与整个开发环节的“最后一英里”。
博世服务第一家客户宝马的时候,双方摸着石头共同完善了TJA的很多细节。而后来者们很大程度上搭了顺风车。当然,能够抢到博世合作机会的毕竟是有实力的车企。产量规模小一些的车企,供应商流水线排期告急,博世甚至连硬件控制器都无法接单(如转向柱)。在这样的情况下,像博世这样的供应商只提供软件方案,小车企只能找其他供应商去采购转向柱。 那就是复制粘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L2还是L3,实际上车企都没啥好吹嘘的。
2、新一轮的话语权争夺
TJA通过L2的传感器技术积累,生硬地达到了L3的要求。但仅仅通过传感器实现的L3路线注定无法走很远。传感器不是自动驾驶的眼睛,它们只能算导盲杖,自动驾驶真正的眼睛是高精度地图。在高精度地图问世之前,Tier 1供应商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地位还不算稳。
现阶段L2的路况处理都是基于本车周围九宫格内。车辆仅通过传感器近距离感知附近几米范围的短距离周边环境,而提供安全辅助的功能(可参考特斯拉仪表盘上的九宫格鸟瞰图)。若要满足L3所需解放双眼的条件,搭载高精度地图就格外关键:车辆从A到B的行驶路径中,需要高精度地图在决策层面规划出最优行驶路径,将导航和车道定位融为一体;而传感器在行驶过程中保障安全行驶,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解放双眼。
高德高精度地图三部走路线图
绘制地图需要政府和军方共同批准。获取绘图资质,央企国企还没有成熟的参与者,民营企业高度受限,外资就更不用想了。目前拿到资质且积极布局的主流企业不过三五家地图商,其中既没有车企也没有现阶段的L2供应商。可以想象当高精度地图入场时,出行领域的话语权即将是新的一轮争夺战。
下一步,实现L4所需要的台阶更高。高精度地图就不必说了,5G和云计算可能会进入大家的视野。而能够提供5G和云计算的玩家,目前能看到的玩家,除了华为恐怕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到时候很有可能就直接天下大同了。
3、L4什么时候落地?
根据开发进展的判断,高精度地图的商业化时间表预计在2021年,所以行业内多以此作为推断L3官宣落地的时间表。但L4不同于L3,L4是全新的闭环逻辑,它不依赖某一项功能的单边技术突破。市面上主流玩家的L4可预见应用在于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全新的场景,全新的商业模式,从技术上也不存在所谓的入门级功能,所以L4官宣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Waymo在试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目前还需要驾驶员坐在驾驶位上,但离Robotaxi已经不太远
从政策角度看,L4仍需要经历各种考验才能得到政府认可。前几天彭博社独家采访到了前科技部部长万钢,采访中万钢对于短期内机器彻底取代人类驾驶的问题,表达了高度怀疑的态度。鉴于此,政府整体对于L4的商业落地应用许可还为时过早。
而在法律法规层面,目前尽管支持脱手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交通管理办法对于“双手离开方向盘”相关规定,到现在仍没有明确的法规支持出台。至于以后全面化推进L4所适用的交规,还有更多问题需要面对,尤其是对于相关交规条文做更大面积的修正。
总而言之,在自动驾驶这个未来出行最大趋势上,无论L2还是擦边球的L3,中国车企都基本上是摘了供应商的果子,拿来炫耀。而未来高精度地图、5G支持下的L3、L4自动驾驶,现有车企更有可能沦为旁观者,乃至整车制造的饭碗也可能被抢去——因为那时的汽车就真的是智能出行终端了。
本文为特约作者供稿,作者:Procsql,某车企自动驾驶产品经理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