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西瓜视频宣布免费开放短视频4K画质

2020-06-22 14:07
科技杂谈
关注

4K的风来了

这些原因导致,"真4K"的观看体验一直局限在电视屏幕上;视频网站虽然也有在PC端提供"4K",但实际体验并不理想;手机端则更不用提。

【4】

不过,情况现在已经得以改观。

随着技术进步,移动设备已经具备了应用4K的基础。

在网络层面,中国的5G商用和宽带提速,已经够支持4K甚至未来8K的传输。

尤其是5G,它的速率是4G的10-100倍,时延仅仅是4G的五分之一,连接数密度更是4G的10倍。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专用管道,移动视频业务可实现从4G单播到5G"单播+组播+广播"的融合视频传输,为用户带来更加可靠、稳定、安全的用户体验。

在处理器层面,高通骁龙865甚至已经能支持4K 120帧,甚至8K影片的拍摄和播放。

在屏幕层面,旗舰手机的屏幕性能,也已经达到了能充分发挥4K体验优势的临界点。

比如OPPO Find X2这块屏:

4K的风来了

与此同时,经过长时间积累,4K的内容资源也已经日渐丰富。

工信部等发布的超高清《行动计划》更已提出,中国超高清视频的年制作能力,2022年将达到3万小时。

4K的风来了

更重要的是,2019年以来,手机拍摄视频能力的快速提升,也让大多数普通人创作4K内容成为可能。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至此视频网站跟进,提升4K画质,就成了水到渠成的大势所趋。

【5】

放眼未来,超高清视频的产业重心,已经逐渐从终端设备的普及,过渡到内容生产和平台生态层面。

尤其是视频网站,如果要让我们有更好的4K体验,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量:

1、在技术层面,从4K到8K,在编码、传输、解码、显示等很多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

比如对各大视频平台及产业链来说,编码技术就是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

每一段视频内容,都需要先通过一定的编码方式,转化成数字信息来记录和传输。如果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即使分辨率和码率相同,画质一样有可能天差地别。

此前,Netflix、Google等很多厂商就一直在不断研发新的动态编码技术,根据不同的视频内容,动态调整码率,从而适应网络环境,在尽可能降低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保留高画质。

2、在内容层面,越是清晰的画质,越是沉浸感的体验,对视频内容的质量要求越高。在这方面,如何争夺上游的内容版权,以及广泛的自由创作者,将成为未来的一块激烈战场。

换句话说,4K将成为视频行业的一种基础能力,谁的创作者实力更强,就能用这个能力讲出更好的故事。

【6】

由于4K的画质升级,最近B站和西瓜视频的声量,相对响亮。

但实际上,面向4K发力的平台远远不止于此。

抛开传统广电行业的电视台和制作机构不提,只谈视频平台。在它们之前,另一个短视频平台抖音就已经支持4K视频上传,而爱奇艺、优酷、腾讯、咪咕等平台,更早就已经面向PC用户提供4K内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很有可能会成为4K时代的一匹黑马。

其原因在于:

1、咪咕在技术端有非常强的优势。除了背靠运营商,对通信传输有天然优势以外,咪咕也是中国超高清视频领域的倡导者之一,早在2017年便牵头成立了5G多媒体创新联盟(5MII),更是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CUVA)的副理事长单位、内容组组长,而且对于4K与5G、与VR、与游戏等各领域业务的结合,有非常多的技术探索与业务实践,为5G时代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K的风来了

2、咪咕超高清内容池储备量走在行业前列。当前最能体现4K沉浸体验优势的内容,还集中在体育赛事、演唱会、大型社会活动等方面,而在这些领域,咪咕已经完成了版权卡位,并且已经将4K充分投入运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