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高墙”难越,依图科技转战境外上市?
拦住“AI四小龙”们的,仅仅是惨淡的财务报表吗?
不止是依图科技,近年预备上市的几家AI创企也遇到了相似的麻烦,而且不仅仅是在A股。
作为国内AI视觉解决方案领域的老牌企业,旷视科技曾经预备在港股上市,但由于一些不可抗因素,它硬是把2019年8月提交的上市文件拖过了期,最后被迫终止港股上市计划,转战科创板。即便如此,旷视科技依旧遭到了科创板的上市问询,这导致其上市进度不得不暂停。今年6月初,它向上交所提交了回复文件,目前的上市进度仍处于不确定中。
AI四小龙中另一员猛将——云从科技的日子稍微要好过一些,毕竟它只是收到了科创板的问询而已,而它在做出合理的回应后也被恢复了上市审核。
但问题仍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AI公司因为研发投入巨大,近几年的收入数据看上去都不甚理想。旷视科技2017-2019年的净亏损分别为7.75亿元、28.00亿元、66.39亿元和28.46亿元;而云从科技同期净亏损则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及12.99亿元。它们迟迟无法上市,惨淡的财务报表恐怕要背上很大一部分锅。
此外,财务数据或许并非AI小龙们遭到拒绝的唯一理由,这点看看寒武纪就知道了。
与这些处处碰壁的企业相比,去年过会的寒武纪看上去简直是AI领域的一朵奇葩,它89天光速登陆科创板的战绩足以让迟迟上不了市的AI小龙们“羡慕嫉妒恨”。但与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寒武纪当下也处在连年亏损的状态中,2017-2019年,其亏损额分别为3.81亿元、4104.65万元、11.79亿元,三年连续亏损超过16亿元。
同样是巨亏多年,为何寒武纪能够一路无阻闯关科创板呢?答案是芯片——寒武纪给自身的定位是AI芯片第一股,这正契合了国家对芯片、人工智能双产业的大力扶持。要知道,国内半导体巨头中芯国际在科创板的上市速度甚至比寒武纪还快,仅用了45天。
反观AI小龙们,不管是依图、旷视还是云从,亦或是还未宣布上市的商汤,都挤在AI视觉解决方案这一条赛道里——该项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就是各种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摄像头等,而这正是市场不认可它们的关键所在。
即使不提近期国民、监管对隐私的逐渐重视,AI视觉解决方案放到今天也已经不再是门吃香的生意。AI小龙不仅要在人脸识别赛道上面对BAT三巨头的蚕食,还得努力开拓被海康威视、大华、宇视们占据的安防市场。这意味着,它们曾经的一部分客户将变成对手,例如蚂蚁集团之于旷视、大华、华为之于依图——这些公司已经在减少针对AI企业们的采购了。
咨询公司Gartner曾在一份报告中表示,AI视觉已经进入“泡沫破裂的低谷期”,未来2-5年内就将进入产业成熟期。如今,针对这一赛道的融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但AI四小龙却迟迟无法与二级市场接轨,它们需要尽快找到一条出路,否则等待它们的将是无尽的幽谷。
依图们的抉择:靠智慧城市“弯道超车”,还是委身他人屋檐下?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快速进步的时代里,AI四小龙是否还有浴火重生的机会?
答案是有,其中之一就是智慧城市——这个名词源自IBM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的道路上快速奔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500个城市宣布了类似计划。
虽然智慧城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它的含义其实很简单:让城市管理进化的更为便捷,且满足市民各种触手可及的需求。要做到这点,未来城市治理系统就必须深入城市的每一条“毛细血管”中,快速反应并对各种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甚至是一些极小的问题。例如共享单车违停、被打翻的垃圾桶、居民遛狗不牵狗绳……
到目前为止,BAT中还没有一家致力于去解决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它们更关心的是政企云、智能交通规划、物联网这些大工程。对于正处于迷茫期的AI四小龙而言,这无疑是个极佳的切入点——为了实行有效管理,智慧城市需要无数双监测毛细血管的“眼睛”,创企们的视觉技术积累则正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
事实上,迄今为止唯一没有涉足资本市场的商汤科技,如今已经开始向这一方向发力。此前参加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商汤科技CEO徐立花了很长时间介绍所谓的“长尾应用”,这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小众但又确实存在,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比进军新赛道,另一条路就有些悲情了:归于某个巨头麾下,从独立公司成为研发部门。
在抱巨头大腿这件事上,国外的AI创企可谓是个中翘楚。按照风险投资数据公司CB Insights公布的一份报告,过去十年共有635家AI公司被收购,其中大部分AI公司都加入了硅谷巨头们的旗下,尤以苹果为甚——过去五年里,它共计收购了25家AI公司。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AI创企们在研发投入、人员规模、数据资源上均无法和科技巨头相匹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它们进军某条赛道寻找机会,也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足以抵抗对手的壁垒,最终还可能给巨头们当了垫脚石。此前被微软收购的Nuance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人才在数年中被巨头们挖去大半,先期积累下的技术优势则在巨头们的追赶中荡然无存。
投入巨头们的怀抱,对于依图科技这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来说有些不体面,但非常务实,而且总比最后烧光融资、凄惨倒下要好得多。如果现在就做好准备,那么依图们尚且有和巨头们讨价还价的机会,但要真等到弹尽粮绝的那一天到来,主动权恐怕就不在它们手中了。是退一步委曲求全,还是至死不渝?相信各位独角兽的心中,都已经诞生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