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生死劫:“卖身”还是“混改”?
股权出售迷局
长期销量承压和资源内耗下,奇瑞的现金流也开始出现问题。AutoMan记者翻阅奇瑞财报发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17年为-31.22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为-12.10亿元,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18年第一季度也为-36.37亿元。另外,奇瑞的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至今就一直在75%附近徘徊,而同为自主品牌的长城和吉利的资产负债率基本都在60%以下。
而奇瑞变卖自身资产的速度似乎也在佐证这一观点。2017年11月11日,奇瑞汽车就其持续亏损的巴西业务与当地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CAOA达成协议,后者购入奇瑞巴西汽车进口、制造、销售有限责任公司50%股权。2017年12月21日,该公司宣布成功向宝能集团转让手中持有的25%观致汽车股权。宝能集团将作为战略投资方,与奇瑞汽车、Quantum(2007)LLC一起共同为观致增资65亿元。2018年1月2日,奇瑞汽车对外公布称,经芜湖市国资委评估,旗下凯翼汽车51%的股权转让价款为24.94亿元,转让完成后,奇瑞汽车持有凯翼汽车49%股权,宜宾市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0.5%股权,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0.5%股权。
频频“瘦身”后,奇瑞更是深陷“卖身”传闻。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强联手,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在此之后就传出消息称宝能集团拟出资250亿~270亿元,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并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奇瑞融资的原因是“现金流恶化,亟需补充运营资金”。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靴子落地的速度比想象更快。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入股奇瑞汽车。
作为一家二十年老牌车企,员工全票通过转让股权决议看似难以理解,但在此前却早有征兆。
奇瑞汽车曾发布微博回应出售传闻称:
由于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一直是资本追逐的热点,奇瑞也结合新形势规划了一系列大动作。资本层面的合作,多年来一直都有在运作,目前感兴趣的小伙伴很多,但还没有确定的消息。一旦有好消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
背后隐含的逻辑也很明显:虽然在研发领域动作频频,但巨大的资金缺口已让奇瑞无力招架,只能“卖身”以求喘息之机。
雪上加霜的是,这家地方国企的内部人事关系颇为扑朔迷离,人事调动频繁。在尹同跃接棒奇瑞汽车董事长的14年间,奇瑞先后调整了9位销售公司总经理,而销售与研发部门中发生职位变动的高管多达20多位,被业内戏称为“黄埔军校”。
事实上,奇瑞的股份构成非常分散,大大小小有几十个股东。在华泰证券今年3月增资成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之前,芜湖市国资委下属的芜湖建投是第一大股东,芜湖瑞创是第二大股东,尹同跃个人占股约18.98%,安徽省政府则占股18.62%,二者为第三大股东。因此,奇瑞的人事调动除了考虑实际效益外,还需要权衡安徽省和芜湖市两级政府的激进诉求。在奇瑞最近的一次人事调动中就可见一斑,2017年6月,奇瑞汽车新一轮高管中,营销总经理一职再度易手,由何晓庆接任。据了解,奇瑞汽车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取得了55.01万辆、同比增长8.3%和70.47万辆、同比增长28%的销量成绩,销量稳增依旧换帅,背后的考虑显然不只业绩这么简单。
综合来看,作为曾经自主品牌的老大,奇瑞近几年来的表现黯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近几年以来的正向研发积累使其在众多自主品牌中具有较强的后续竞争力。今年4月份,奇瑞汽车在北京还发布了全新企业智能品牌“奇瑞雄狮CHERY LION”。“奇瑞雄狮”是奇瑞的智能化战略、也是智能化技术平台,最终也将成为奇瑞的智能化品牌。通过这个“三位一体”的战略架构,奇瑞汽车全面开启智能化转型发展。随着下一轮智能化汽车竞争即将到来,身具多项自主技术的奇瑞未来仍然看点十足。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