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解析Uber招股书:越来越像“滴滴+美图+货拉拉”的复合体

2019-04-17 09:34
浑水冷星
关注

4. 用户

获客量是Uber引以为傲的部分,是衡量平台盈利能力和市场扩张能力的潜在指标。Uber的月活跃用户数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2018年第四季度达到9100万人,较上年度同比增长35%。此外,平台完成了15亿次出行服务,乘客等待司机接送的平均时间为5分钟;平台上有390万名司机,自2015年以来,司机总收入超过了782亿美元;2017年在应用内推出小费支付功能,到2018年12月31日,司机们累计获得小费12亿美元。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资产负债状况

至2018年末,Uber平台总资产为230亿美元,除却64亿美元现金外,最大的项资产为投资,金额为103.5亿美元。

毫无疑问,Uber在开展全球性业务上野心勃勃。滴滴出行在2018年1月4日收购了巴西网约车服务平台99Taxis,在2018年5月30日战略投资爱沙尼亚移动出行服务商Taxify,并因此分别获得了1.2亿美元和3200万美元的收益。除此之外,Uber 还通过投资并购稳固其在汽车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地图测绘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降低对外部企业的依赖风险。Uber以6.8 亿美元收购无人驾车组建研发公司Otto ;收购人工智能创业公司Geometric Intelligence,用以打造本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收购地图及搜索创业公司 deCarta,试图减少对 Google 地图的依赖;以及收购社交产品公司Swipe Labs 以提升司机的体验。

令人注意的是,2016年Uber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时总共获得了税前62亿美元的净收益(税后净额44亿美元)。在2017年2月,滴滴还以10亿美元获得Uber的约2050万股G系列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由于在2017年到2018年之间滴滴估值增长,Uber从中获得未实现的投资收益达到20亿美元。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股东概况

目前Uber管理层中有8为执行高管,12未董事会成员。其中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既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也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因此Uber的执行高管团队和董事会就共有19人。这19人中总共持有46235.1万股改公司股份,持股比例达到了33.9%。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持股人员中,持股比例最高的是风险投资人马特·科勒(Matt Cohler),目前持有11%的Uber股份,高于公司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Uber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目前也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持有公司6%的股份,持股比例在个人中仅次于马特·科勒和卡兰尼克。Uber联合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虽然因为内部丑闻而在2017年的6月被迫辞去了CEO一职,目前依旧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持有公司8.6%的股份。如果Uber IPO的估值达到了1000亿美元,他所持股份的市值也就将达到86亿美元。

与其他科技公司不同的是,Uber的董事长和CEO由不同的人担任,同股同权,不搞超级投票机制。

除此之外,软银、标杆资本(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基金管理公司Expa-1、公共投资基金(The Public Investment Fund)、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五大机构股东共持有Uber43.8%的股份。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财联社研究团队

值得注意的风险提示

1. 行业竞争激烈,准入壁垒较低

个人移动、外卖和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在世界各地都有完善的低成本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进入壁垒和转换成本低,资金量充足。如果Uber不能在这些行业脱颖而出,其业务和财务状况将受到不利影响。另外,因不同平台之间的切换成本非常低,顾客、司机、外卖餐厅和托运人的忠诚度也是一大隐忧。

2. 运营成本压力过大,难实现盈利

为拓展市场,Uber靠降低单次出行费用和服务费来来引流。根据招股书,Uber会继续大幅提高运营费用。如提高司机激励奖金、加大折扣和促销力度、开拓新市场、增加研发费用、提高员工数量,投资新的产品。高运营成本或导致平台不堪重负。

3. 负面事件对品牌和声誉造成持续伤害

从2009年成立至今,Uber身陷丑闻泥潭。其中包括在纽约暴雪灾害期间临时涨价、司机性骚扰行为、破坏竞争对手Lyft的内部文件、用户数据泄露、无人驾驶车辆撞死行人等事件,Twitter上甚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删除Uber”运动,删除账号高达20万个。Uber需要为重塑品牌声誉付出高昂的代价。

4.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伴随着扩张野心,Uber的投资版图早已伸向了北美以外。截止2018年12月31日,国际市场对Uber营收贡献率达到了74%。尤其是在投资重镇印度,Uber受到了本土竞争对手Ola、Swiggy和Zomato的全面制衡。此外,Careem等海外收购项目风险较大,投资失败或成本拖累会对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5. 增长放缓趋势明显

平台总预订额、营收和核心平台调整后的净收入增长率(尤其是网约车产品)在最近几个季度增长放缓明显,低于预期。长此以往,恐难以实现盈利。

谈到Uber,就不能不提相爱相杀的Lyft。半个月前,Lyft在纳斯达克上市。仅仅半个月,就在投资者众目睽睽之下跌了近四分之一的股价,市值下滑约30亿美元。对Lyft、Uber这样的科技公司来说,上市之路自“烧钱”始,拼的是家底殷实。用Uber 首席执行官Dara的话说就是“着眼于清晰可见的长期利益,不回避短期的经济牺牲”。至于Uber上市后是否会步Lyft之后尘,擦亮双眼拭目以待吧。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