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感知算法——比Mobileye更开放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Mobileye作为ADAS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占有全球超过60%的视觉感知芯片市场份额。与此同时,Mobileye一手建立的封闭式视觉感知生态也成为了行业主流形式。有条件的开放和相对收敛的感知API需求,曾帮助Mobileye建立标准化的感知接口方案,并快速将产品推向全球,攻城略地。
但是,时过境迁。随着当前视觉ADAS功能的持续升级迭代,行业期待出现更加开放的方案,帮助OEM和Tier1打造差异化且更具适应性的ADAS功能。
驾驶场景的复杂性和地域性呼唤开放的解决方案
曾经有一家国内主机厂尝试基于Mobileye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开发自主泊车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识别停车场入口处的栏杆。但Mobileye的封闭性方案不支持客户对感知算法进行自主更新,导致开发遇阻。
这反映了主机厂面临的困境。一方面,Mobileye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依然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案,从产品成熟度、项目风险管控和质量管理角度,都有很多优势,主机厂无法拒绝。整体来讲,属于保守有余,进取不足的态势。但另一方面,这种封闭方案又像一个黑匣子。因为无法进行差异化和定制化开发,导致性能同质化;况且在本土化的驾驶场景下,无法完全满足要求。这就限制了主机厂做出更加进取的产品方案,长期以往会降低产品竞争力。
而中国驾驶场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有本土化的感知解决方案,才能满足ADAS/自动驾驶的功能要求。
同时,为了满足ADAS/自动驾驶对感知的高可靠性要求,也需要更加开放的感知解决方案,例如,如果我们能够识别更为丰富的目标,更多的语义分割种类,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语义信息,使得各个不同的类别可以做到交叉验证,例如,路肩、人行道对于可行驶区域的判断有明确的辅助验证作用,路侧的固定目标,如交通标识牌、路灯等对于定位有很大的帮助。
假设在下雪天,道路被积雪覆盖,如何判断路肩在哪里呢?电影《非诚勿扰》里描述了一个对白情节:
“嗨,你来过(北海道),你一定知道公路那两边箭头有什么用?”答:“哦,冬天,北海道的雪很厚,箭头指示人们不要开出路肩。”
假如我们可以识别公路两边的箭头,就可以推理出来可行驶区域的边界。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需要更为开放的解决方案
感知技术的发展,关键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
2、从高频目标到一般目标
3、从2D感知到3D感知
4、从面向实况的感知到面向预测的感知
所有这些趋势都使得感知的丰富度和复杂度进一步提升,供应商无法使用一个标准的感知解决方案来满足需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企需要更为开放的解决方法
智能化是未来品牌差异化的核心要素,主要是通过增加软件功能来实现。软件的后部署将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多数软件功能将是在汽车出厂之后交付的,软件迭代OTA将是新常态。这一趋势对于出行服务运营商来说尤其重要,各种不同的场景服务需求都需要基于现有车队的功能,通过不停升级迭代来满足。
在未来,OEM交付的汽车将不是一个功能固化的产品,而是一个持续进化的机器人,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硬件平台能够持续支持软件迭代升级。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差异化的功能,将决定这场智能化竞争的成败。
为了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从系统构架的角度看,服务导向的系统构架(SOA)将成为主流,这需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感知解决方案,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高度开放、一致并且完善的工具链、拥有强大算力储备、极强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等级车型平台的要求。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