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击汽车业 车企调整不当或难以穿越危机
今年业绩目标应谨慎客观评估
在恢复工厂正常生产之后,车企随后面临的问题是销售,这涉及到战略目标。
早在春节之前,也就是疫情爆发之前,所有车企都已经制定好了2020年的战略目标、产品规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只等高高兴兴过完年回来,按部就班付诸行动。
汽车企业决策管理层都习惯了“业务决定管理”的模式:先制定好未来短、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和业务目标,继而决定组织架构、成本预算、人才管理,让整条企业大船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这是所有车企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
在太平年,既定的框架和规则,能够实现更高的执行效率,但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原有工作计划将彻底被打乱,这个时候,车企该如何针对全新形势调整工作计划?
国内的长城、广汽率先下调销量目标,其中,长城对2020年销量目标调低8万辆,广汽将销量预期目标由增长8%降至增长3%。
车企官方数据显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2月份的销量同比下降都超过90%,上汽通用五菱的跌幅也达到88%,丰田、本田也分别同比下滑70%和85%。无论是去年发展如日中天的日系,还是疲态毕露的德系,销量节节败退的美系、韩系,以及日子很不好过的自主品牌,在疫情面前都很公平地遭遇重创。
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对2020年的业绩目标进行谨慎客观评估和调整。决策者们要对疫情带来的极限不利情况有所预期,客观分析供应链、库存的实际情况,将产销目标修改为弹性指标,不要盲目冒进。
全国乘联会预测2020年国内车市将下滑8%,考虑到疫情可能反复爆发的情况,将在华销量目标下调10%或许相对更加合理。
降本增效必须靠裁员降薪吗?
降本增效,是所有汽车制造商当下和未来的核心工作之一。一方面,电动化转型让企业成本支出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车市增长乏力,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连续两年负增长,让车企利润普遍下降,控制好企业成本预算势在必行。
目前,一股全新的“裁员降薪潮”正在本土车企中刮起,但此举要慎行。
近日,比亚迪因变相裁员、降薪引发员工维权声讨,其中包括安保人员和试车人员,由此可见管理层与基层员工间的矛盾之深。据悉,比亚迪员工聚集维权,是因为在疫情期间的待遇严重缩水,有电机厂员工吐槽称2月份到手工资只有两三百块。
目前,国内已有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多个大型汽车集团出台降薪方案,但都没有出现类似比亚迪的员工群体事件。为什么只有比亚迪降薪引发员工如此强烈的抵触?
这或许因为比亚迪把“刀”伸向了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比如疫情期间冒死守厂的保安。而其他车企,比如上汽大通,薪酬调整受影响最大的是领导层,工厂员工和工程师基本不受影响。这样一对比,多少能理解比亚迪基层员工的愤怒。经此一事,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代表企业的比亚迪,形象多少受到损害。
事实上,裁员降薪不是必答题。比如宝马,齐普策表示“员工人数将保持稳定,我们持续赋能员工,让他们能够胜任新的工作内容”。再比如广汽,其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公司不会通过削减员工薪资来度过难关”,将在确保员工加班费的前提下,通过加班来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
简单粗暴的裁员降薪,虽然能最直接有效地实现节能降本,却可能伤害自身员工的感情,并对企业形象造成污点,应当谨慎为之。
除了裁员降薪,还有什么降本增效的好办法吗?宝马给出了异于其他跨国车企的回答。
虽然宝马也朝着降本增效的方向在努力,但从始至终并未公布裁员情况。从2019财报来看,宝马是靠大幅削减研发投入剩下了72亿人民币的成本。虽然宝马的这本经未必大家都能学,但其做法确实值得其他一言不合就裁员的车企去品味和思考。
非常时期,就算迫不得已要裁员降薪,也要合情合理合法,否则容易祸起萧墙。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