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谊告别北汽集团:归去,不再来
十四年功名尘与土
客观的说,没有一个人的离开会让世界停滞哪怕一秒的进步。
而历史也如同罗马神话里的那个“双面神”雅努斯(Janus),它有两副面孔,一副回望过去,一副注视未来。
同样是2006年,中国汽车业开始为自主品牌开道。各种辅助性政策的实行正为自主品牌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觉醒,在发展自主品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由南汽和上汽两家分别操刀的罗孚项目,成为了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利用外来技术壮大自主产业的标志,也成为中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一个典型样本。随后北汽集团也闻风而动,全力发展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
不过商业是一个用结果来检验过程的冒险游戏。
2009年,北汽完成了对瑞典萨博三个整车平台、三个车型、两款发动机以及两款变速箱等全部知识产权的收购,由此开启自主品牌高端梦。一年之后北汽集团以“二次创业”战略启动了自主品牌汽车业务。
毫无疑问,当初对于萨博技术的收购,为北汽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构建全新产业布局,形成北汽集团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就像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而对立矛盾。
据相关媒体报道称,2010年,北汽开始全力发展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并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在消化吸收萨博技术基础上,直接开发中高端轿车。
2013年5月11日,第一款车型绅宝正式上市,随后也陆续开发多款车型。然而,徐和谊高估了北汽自身的实力,特别是技术研发的实力,纵然北京汽车投资上百亿元建立研发基地,还组建一千多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最终还是收效甚微。另据数据显示,绅宝品牌在市场的表现整体不佳。
同时,北汽还进行大规模扩张,通过收购昌河、投资银翔等企业,打造多品牌的大型汽车集团。但是,自主品牌的发展经历却第一次没能按照徐和谊的计划推进,所以日后徐和谊也将发展自主品牌比喻为要“紧烧火、慢揭锅”。
2018年,北汽集团对于自主板块开始进行重整架构。当年12月,北汽旗下威旺品牌并入昌河品牌。2019年1月,北汽旗下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意味着原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正式升级为独立运作的公司。2019年,绅宝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北汽在调整自主战略的基础下,推出“BEIJING”战略,以“高、新、特”为主线重点发展“北京”越野车品牌和横跨油电车型的“BEIJING”品牌,另外,北汽还在电动车高端化领域推出了ARCFOX品牌。
不过每一个产业的颠覆几重塑背后,都起伏着无数个体生命的悲喜交加,时间之针会在终止之前一直前行,它裹挟一切,向不确定性宣战。成功了,就是一道风景,失败了那是后话了。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