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百亿亏损成常态,全球车企共克时艰
2020的重要角力场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下,中国是最早走出疫情影响的市场,不论是各厂家积极复产复工,恢复正常运营,在消费端也有地方积极出台政策释放购买力。
总而言之,中国已然成为最抗压最具弹性的市场。根据汽车行业分析师崔东树统计,目前,中国汽车产销已经占全球总额的32%,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再次壮大了几分。但从近几年的占比变化来看,本次打破记录,实属躺赢。
2018年中国汽车占世界30%,但2019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9%,而这一时期的下滑正值以国内SUV冷却为主因的汽车寒冬。
同样,这一寒冬一直延续到了2020年,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2020年的疫情之下,全球汽车行业因为各国政策不一极不稳定,得益于疫情的控制,中国反而成为恢复最快的市场。
不论是国内的市场弹性还是地方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经此一役,各大汽车公司再一次审视这个全球的单一市场。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重视远远不够,不管是德系日系美系,这里都成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最后一片沃土,他们对中国市场会格外重视。
对于消费者,这可能是好消息,但是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等待着他们的会是诸多合资们更为激烈的竞争。
另一方面,在更激烈竞争的同时,机会也随之而来。复工复产以来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加大投资。继大众宣布投资10亿欧元入股江淮后,日本丰田公司宣布在中国市场投入2亿多人民币,与中国五家企业联合成立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公司。
可以预见,除了残酷的竞争外,类似的多样性多形式的合作也将在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中频繁出现。
2020年之后,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最重要的角力场,谁能抓住机会,谁才有资格去看看未来。
-END-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