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蔚来造手机,看新能源车企的生态壁垒

2022-02-27 10:31
谈擎说AI
关注

车机互联的春天到了?

新能源的一个趋势是网联化,但真正的网联化还有很多长的路要走,而车机互联会成为汽车网联能力不足的一个过渡服务,而即使网联化真正成熟,车机互联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依然不过时。

因此从新能源汽车长期的发展来看,车机互联值得作为一个发力点。然而车机互联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2017年,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在主题为“当汽车走进智能网联时代”的演讲中表示,“进了汽车还用手机,这是汽车人的耻辱。”之后百度小度OS、阿里AliOS、腾讯TAI竞逐车联网,然而5年过去了,仍有车主要买9.9元电商包邮的手机支架。

车机互联提了很多年,为什么给人感觉没有激起很大的水花?真的是汽车人不努力吗?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这些年里,智能体验、辅助驾驶是颠覆传统燃油车驾驶体验的魅力型需求,接着由电动化而来的充电焦虑,是新能源车企首先要解决的痛点,所有的新造车势力都必须把力量投向这里才能保持竞争力。也就是说,就是角逐的焦点还没轮到车机互联。

所以能看到车企在想办法造电池、造充电桩、换电站,也能在市面上看到像联车宝盒这样的后装车机互联产品。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在以往的新造车行业角逐中,车机互联根本不是蔚来、特斯拉等新势力品牌的加分项,否者肯定早就亲自做,不会给第三方机会。

此外,智能手机应用生态已经极为成熟。智能手机人手一部,车用手机支架价格非常便宜,车机互联因为座舱应用生态不成熟,体验上比在车上用手机好不了太多。

但是,新能源车企接下来要说服观众,必须要拿出新的产品亮点。而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还遥不可及,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车型会大量搭载L2、L3级别的辅助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领域彼此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所以接下来比拼车机互联的时候快要来了。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面对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后发者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从后发造车玩家们不谋而合的车联网布局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在2月8日,小米11部分用户在“连接与共享”设置中发现了一个名为“CarWith”的功能。据介绍,用户通过CarWith连接手机与汽车,与苹果的CarPlay以及华为的HiCar等功能相似。

至此,苹果(CarPlay)、小米(CarWith)、华为(HiCar)这几家后发造车企业都有了自己的车机互联产品。或许每家都有自己的独特定位,但车机互联绝对是这几家后发入局玩家们的一件利器,基于车机互联的先天优势,他们将对蔚小理等先发新造车企业构成挑战。

那么,对吉利、蔚来们来说,车企造手机,是否能补齐车机互联的短板?对更加长远的构建IoT生态又有何铺垫作用呢?

IoT生态抢位战已开始

IoT生态是一场抢位战,很多智能硬件厂商或主动跨界、或与巨头合作,才能避免沦为生态圈外的孤岛。汽车日渐智能化的趋势板上钉钉,所有车企也都已心知肚明。

有人说,“车机系统都那么垃圾,还是先把车搞搞好,再搞手机。”

殊不知,想让车机智能有质的飞跃,须要先从手机做起。车机的功能永远跟着手机走,车机的一些功能的可行性其实是被手机使用场景提前验证的。

第一,车机不同于手机,一切新功能要从安全性出发。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安全属性大于一切,稳定的智能化环节,也能扫清机车行驶安全问题上的后顾之忧。而智能机作为最接近智能车的智能终端,在智能机先收集用户体验、反馈,对智能车的升级不啻为一个安全缓冲区。

第二,做智能机的经验,可以反哺汽车智能化,包括自动驾驶。

特斯拉采用的影子模式,是让用户的车搜集道路和驾驶数据,优化辅助驾驶算法。其中有一项难点是,面对TB量级的庞大数据量,如何上传数据才能节省流量成本。

目前最直接的做法是筛选更有价值的数据上传,但节流不如开源,如果车企有自己品牌的手机,可以借助用户手机上传这些数据,从而节省成本,也可以加快数据采集速度。

原因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已经发展到4G、5G时代,数据流量的传输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通讯服务,而车机互联网还远未成熟,使用成本还比较高。而这种模式车企很难跟手机厂商合作达成,自造手机能更好地实现。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布新品的节奏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到了车机上就会慢下来。

在政策层面上,为了避免行业陷入野蛮生长,也会限制迭代速度。严格的隐私保护法规,也让车企很难单纯通过一辆车来收集用户准确的喜好,提升智能水平。可问题是,少了用户多次的反馈,不可能做出好软件,好软件是从不断试错中探索出来的。

所以对车企来说,入局做智能手机,赚钱与否可能压根不重要,就像很多车企布局Robotaxi一样,为了更好地采集道路数据、驾驶数据和用户数据,车企也有造手机的必要。

第三,从汽车先到手机,再到其他智能硬件更容易。智能手机具有使用高频、用户覆盖范围最广、功能全面等诸多特点,是IoT生态制高点。

生态闭环的威力在于牢固性,用户容易进来,还不容易流失,所以构建生态是品牌价值最大程度释放的必经之路。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苹果的硬件生态,来自应用程序的收入占比近六成,苹果手机的硬件利润已经行业最高,但苹果卖软件比卖硬件还要挣钱。

七年前,雷军喊出“五年投资100家生态企业”,试图从一家手机公司扩展到整个硬件生态。如今,小米当前投资生态链企业超330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小米没有苹果的产品力,但依然从手机为中心扩展出一个硬件生态,这更能证明智能手机在IoT生态的中心地位。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生态的割据战也在酝酿当中,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其C端业务相对单一,在生态体系方面的能力,跟移动互联网时代跑出来的巨头不在一个量级。这或许意味着,等小米、苹果、华为把汽车造出来,生态的城墙就已经筑好了,可以从生态层面对其他车企形成降维打击。

所以暂且不论车企造的手机能不能大卖,单从生态对抗的角度看,汽车搭售自家手机是有必要尝试的,因为生态闭环的特性就是用户粘性强、易守难攻,等到“华米果”们的汽车上市才想起造手机反攻,很可能为时晚矣。

       原文标题 : 从蔚来造手机,看新能源车企的生态壁垒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