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下重注的集度专利解读
04步骤二、会车区域方案构思
整个会车区域方案,核心是利用辅助通行区域,加大会车空间,规避剐蹭等风险。
集度的工程师的思路并不出奇,有新意的地方是,集度工程师如何界定辅助通行区域。
简单点解释说,集度工程师将会车区域分为车道通行区域和辅助通行区域,人为扩大了两车会车的区域。
车道通行区域,大家都能理解,就是一般的公路车行道,辅助通行区域啥意思?
这里指的是车道相邻的非车道区域。
说白了,如果道路太窄,实在不行,机动车道不满足会车安全,就去抢非机动车道的地盘,所以要借非车道区域行驶。
很多双向单行道、尤其小城镇的道路机动车道比较窄,机动车道旁边就是草地或者人行道等非机动车道区域。
但是,辅助通行区域并非安全行驶的水泥公路,可能杂草蔓延、碎石遍地,也可能是泥潭、悬崖,很危险的!
05步骤三 何时确定会车区域
对司机或者车辆而言,什么时间节点要开始确定会车区域?
这一步是基础信息收集。
只有提前测算两辆车会车的大概方位,才能根据特定路况出具体的会车方案。
集度工程师把这个节点设定为,两辆车进入各自视野100-300米内。
解释下,当车辆行驶在双向单车道道路上、车辆的对向来车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系统就要开始确定会车区域。
预设距离可以为车辆(比如车辆雷达)识别到对向来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通常,预设距离的取值在100-300米的范围内。
通俗点讲,双向单车道上,对向来的那辆车靠近本车300米内时,在车辆雷达识别范畴内,就开始确定会车区域了。
目标会车区域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类矩形、圆形、椭圆形、扇形、不规则形状等任意适合规划会车路径的形状。
当目标会车区域的形状为矩形或者类矩形时,目标会车区域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100米。
确定矩形、类矩形的目的,也在于方便测算两车并行的宽度与道路本身宽度差多少,确定最终的会车区域。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全新一代奥迪A6 Avant公布,能跟宝马5系、奔驰E级一战吗?
- 2 明明手握1751亿现金,小米却还要募资396亿,用来干什么?
- 3 高呼的“全民智驾”真的做到“全民”了吗?
- 4 地平线智驾方案软硬结合,大众、保时捷的合作纷至沓来
- 5 城市NOA试驾报告:七家车企,北京路测!
- 6 2025上海车展看什么?看这一篇就够了!
- 7 一文看懂2025汽车百人会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出海,外资在华如何发展
- 8 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提的内容,将如何影响智驾行业发展?
- 9 P3:全球车企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盘点
- 10 自动驾驶供应链内幕:Tier1与Tier2,谁是幕后黑手,谁在躺赢?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