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观察: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还差什么?
第三,战略要可执行,不能为氢能而氢能。即使是日本,今年也提出了“氢电并重”的战略方向。
日本计划2020年氢燃料电池车市场份额达1%,2030年达到3%,远远少于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D建立产业链
制造行业不比互联网企业,由于其重资产的特点,很难短期内出现可能掌控全产业链的寡头。建立产业链,既需要决心,更需要实力。德国有一家企业叫ElringKlinger,他是车企的供应商。最近很快推出了自己的电堆,我觉得这得益于他在金属成型方面的积累。拉行业外有实力的企业入伙,是快速加快产业链建设的有效途径。
资料来源:CST三交产研
比如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空压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掌握空气压缩机核心技术的格力。科学不等于技术,技术也不等于产品,每一步都有一道鸿沟。如果格力进入,要比几个工程师拿笔钱创业靠谱一些。多挖掘这样的企业进入,可能大大加速燃料电池产业链的进程。
4、总结
什么是产业化?我的理解是有规模化的市场,标准化的产品,专业化的分工,以及合理的商业模式四个条件。如果用这四个标准来衡量,燃料电池目前所处的产业状态比较初级,但是具备了初步产业化的条件。
有好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好的技术。不过,目前中国汽车主管部门的思路,如万钢文章指出的,将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纯电动汽车不能覆盖的市场需求,确定为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这一官方指引,和民间企业的判断,大体一致。另外,根据中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年将有5000辆氢燃料电池市场,2025年将有5万辆的市场。这些因素,有望带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开始。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目标
最后,我想以一个正能量的消息作为结尾:
美国媒体VerticalNews报道,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预计达到248.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CAGR(CompoundAnnual Growth Rate,复合年均增长率)预期可以达到20.9%。(完)
最新活动更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7.30-8.1预约参观>> 【展会&大会】2025全数会-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