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车企打响氢燃料电池汽车“卡位战”!

2022-11-14 10:44
探客深科技
关注

氢电车驶入快车道,车企打响“卡位战”

出品 | 探客深科技

作者 | 尹太白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唐唐

进入2022年10月以来,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

燃料电池汽车正在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大示范城市群密集投入运营,其中,北京市大兴区计划在2025年推广不低于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

上海市将在嘉定区、奉贤区、临港区和金山区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在此之前,首批80辆氢燃料电池网约车已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赛道上还挤满了急于抢跑的汽车厂商,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卡位战”正快速展开。

丰田汽车的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在北京市经开区开工建设,且年底前将通过广汽丰田渠道限量销售50辆第二代丰田MIRAI;现代汽车亦表示,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现代NEXO中国版计划在年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长安汽车旗下的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为中国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该车型已正式上市,但现阶段只接受企业订单。

氢电车驶入快车道,车企打响“卡位战”

(图 / 长安汽车官微)

一位长安深蓝销售人士向「探客深科技」透露,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将在年底前进行集中交付,未来五年内,长安汽车还将推出两到三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此外,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海马汽车、长城汽车等汽车厂商均已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布局。

尽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声量越来越来大,可还是没能让一个激烈的争论就此消失:氢燃料电池汽车究竟能否与纯电动车型和混动车型并驾齐驱?

支持派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交通、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汽车产业的必争高地。

反对派则坚持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供应链尚不健全,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其中的发展目标包括:“十四五”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增幅约达15倍,而2030年至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

换言之,在未来十余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将拥有百倍增长空间。

“前些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多为进口,但现在部分零部件基本已实现了国产化,随着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广效应逐步显现,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交付、投运将迎来密集期,种种迹象表明,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已行至爆发边缘。”氢能源行业观察人士周宇辉向「探客深科技」表示。

1、酝酿新风口

汽车产业人士王银海能明显感觉到,一场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新风口已在酝酿之中,而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产销量同比增长迅猛;二是政策导向明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1-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74辆和2092辆,同比分别增长170.7%和130.7%,发展明显提速。

“尽管1-9月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0%,但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不足9000辆,而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则高达640万辆,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还需要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王银海向「探客深科技」表示,“不过,好在整体发展趋势是持续向好的。”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严重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如果顶层设计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即便是借助能源转型的契机,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很难实现大规模发展。”周宇辉坦言。

2020年至2021年,扶持政策接连密集出台,包括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新技术和新车型的示范应用,加快建设加氢站等等。

不过,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政策直至2022年3月才得以出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指出氢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及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首次站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氢能源的能源属性。

氢电车驶入快车道,车企打响“卡位战”

(图 / 上海发展改革官微)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密集出台关于发展氢能源产业的规划,北京市、上海市、江西省、吉林省、广东省等均发布了与氢能源相关的产业政策或补贴政策。

眼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蓄势爆发。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1年至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1.32%-89.34%,到2030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1050万-1550万辆。

“政策导向明确固然很重要,只是目前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还是依赖政府财政补贴,发展可持续性难以保证,而且也意味着产业无法实现正向循环和落地。”王银海坦言。

他认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厂商最终能分得多少蛋糕,是否能延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势头,关键还要看产业如何从补贴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并最终回归到基础设施、产业链和核心技术三个方面的提升上。

简而言之,“自上而下”需尽快转变为“上下协同”。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