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大有可为!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盘点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高质量发展新底色”系列3,带您了解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新底色系列回顾:

开启氢能时代!国内外重点政策盘点?

“双碳”战略下,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解析

01

氢能产业链图谱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必须从一次能源转换得到,再运输至用能终端,转化为电力、热能或机械动力。因此,氢能主产业链可概括为“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加注、氢能源能量转化、氢能使用”等环节。其中,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和加氢、下游多元化应用场景,主要分布于交通、工业、发电以及建筑领域。氢能源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中,建筑、发电等领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图1:氢能产业链图谱

来源:火石创造绘制

02

氢能产业链各环节概况

1.制氢

从制氢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氢国,总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制氢产值规模达到4833亿元,随着国家对制氢产业的不断支持及投入,预计到2026年我国制氢产值规模将达到7825亿元。依托化石能源资源优势,西北和华北地区是制氢生产主要区域。其中,内蒙和山东产量超过400万吨,达到最大;新疆、陕西和山西产量超过300万吨,而长三角、珠三角制氢产量较少。

从制氢结构来看,我国制氢以化石原料和工业副产氢为主,电解水制氢规模小,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主导。2022年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电解水制氢的产值规模分别为3271亿元、1120亿元、435亿元;占比分别为68% 、23%、9%。根据相关数据预测,中短期中国氢气来源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以工业副产氢作为补充,可再生能源绿氢制取占比将逐年升高;到2050年,由可再生能源绿氢约占70%、化石能源制氢占20%、生物制氢等占10%。

图2:2017年-2026年中国制氢产值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3:2017-2026年中国各制氢方式产值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制氢规模市场格局分散,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是国内氢气产量最大的两家企业,合计占比30%,其他多为中小企业,制氢规模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等灰氢领域,绿色制氢领域企业布局较少,宝丰能源等绿氢制造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宝丰能源是我国首家实现规模化生产绿氢的企业,目前已形成全球最大的3亿标方绿氢/年、1.5亿标方绿氢/年产能,计划将通过以新能源制氢代替化石燃料制氢。

从制氢技术来看,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等核心技术尚未突破,高速率制氢设备还在研发阶段。目前国内电解水制氢路线以碱性电解槽为主,主要是碱性电解槽技术路线成熟,成本具有显著优势。PEM电解槽由于成本高,商业推广依然需要时间,且技术优势不明显。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采用水蒸气电解,高温环境下工作,能效最高,但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目前,电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组件技术国内外差距较大,大量依赖外国进口。其中,质子交换膜作为PEM制氢技术的核心材料被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0%。国内的质子交换膜制造企业面临技术、市场、人才和资金的四大壁垒,目前山东东岳集团已研制出接近杜邦Nafion性能的产品,阳光电源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推出SEP50PEM电解槽,功率为250kW,是目前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PEM电解槽。

表1:中国制氢主要技术及优缺点比较对比

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