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大手笔合纵连横的工业云平台,能助中国工业跨出“龙门一跃”么?

2018-12-17 11:10
物联网智库
关注

全球科技争夺赛日益激烈,工业制造这个与互联网粘性极强的领域,自然受到了上至各国政府、下至大中小型企业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工业互联网正乘着物联网、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的高速列车,向新的发展阶段跨越。不过,这一跨越并不轻松,单有技术突破并不能带动庞大的工业转身,而政策、市场、模式、资本等各方因素正重塑着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在这一重要节点,中国特有的产业现状亟需针对性提出发展思路,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在略显动荡的全球工业互联网背景下,显得十分贴切。

首先,相较于德、美等国家工业基础坚实,市场化驱动的情况,中国工业互联网成长的一大驱动力来自政府主导、政策先行。如,在两化融合、“十三五”专项规划等国家战略,以及企业上云、力推工业APP等政策导向下,各地政府牵头与工业巨头形成第一股实践力量,进而再带动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这是中国制造业的特色优势,也是贯彻工业互联网政策和目标的的第一步。

其次,工业领域老生常谈的碎片化难题也一直困扰着从业者。工业范围所辖细分行业众多、且我国工业企业基础参差不齐,在与IT融合的数字化之路上,往往节奏和阶段都不同步,这一现状使得中国不可能完全借鉴其他工业强国的发展路径,必须求解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论。

在中国工业自主探求两大难题的过程中,有一个角色“异军突起”并在推动工业与互联网融合、OT与IT融合的大潮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桥接了政策和产业之间的重要环节,并为工业的诸多细分行业提供各自差异化发展的沃土,它就是工业云平台。在昨日开幕的首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大会上,就集中展示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工业的深度融合成果,而工业云平台类试点成为其中最大看点。

在经历了上一周期“平台抢滩”后,大大小小工业云平台逐渐沉淀,如今国内能留下的大致包括几类:IT起家类,如阿里、华为、浪潮等较为通用的工业云平台;工业制造出身类,如树根互联、航天云网、海尔、美的等;另外则是工业硬件或软件转型类,如研华、用友等。曾经,外界声称众平台正在趋同化,然而如今,各平台的定位正逐渐明确、价值也更确切。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