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出圈”启示录
“出圈”是2020年爆火的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原意是指,某个事件的走红的热度不仅在自己固定圈层中传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知晓。现在,所有知名度爆高,达到路人皆知程度的事件,都可以称之为“出圈”。
随着新基建时代的开启,行业数字化转型也逐渐被各行各业,不同圈层人群认知和理解,频频出圈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也即将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6月22日,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懂行”形象正式发布,同时宣布“懂行·专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一全新理念,凸显华为中国政企业务通过提供专业的行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助力客户创造数字化转型商业价值的决心。其也正在用频频“出圈”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真谛”。
我们知道,“新基建”的意义不在于拉动投资,而是通过对行业数字化认知的重塑,加快数字化进程,并最终达到助推数字经济的目的。出圈的同时,也会结合着“入圈”,只有深入理解“圈子”里的需求,做到“懂行”,才能在出圈的同时,更好地“入圈”,做到避免投资大水“漫”灌,理解需求才能水到“渠”成。
面对频频“出圈”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其实身处其中的企业更需要专业领先的懂行伙伴引领他们进入新的圈子。这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01数字化转型的圈层在不断放大
如果说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IT人群组成了数字化早期的“圈子”,那么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入业务模式,今天的数字化转型的确在不断跨越传统圈层。
首先是,技术正在跨越圈层。5G to B、云、AI等新技术的不断叠加,通过赋能大量新的场景创造了数字经济的奇迹,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融合的需求和挑战。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去年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正在实现跨界融合和全面创新。与之相应的则是数字化转型,对政企用户打造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以及思维模式的新思考,要如何将新兴技术融入行业应用场景,提高业务的效率,走向数字化时代。
其次,是疫情带来的影响,由于黑天鹅与蝴蝶效应关联性频发,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在这个诸多不确定因素聚集而成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应对关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殊交汇时期,企业由内而外地驱动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为不确定时代里的千行百业带来了发展生机和确定性价值。
第三是,参与数字化的人群圈层放大。数字化转型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决策上移现象,决策者从CIO向CEO层级过渡,因为决策者参与的深度和力度在变大,推动了更多的业务部门从初期就参与到数字化的进程中。事实上,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让企业成为数字化企业,而数字化企业少不了全员的参与,参与者圈层的放大,也证明了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进程在提速。
不难发现,如今从技术,到企业需求,再到行业人群,每一个的圈层都在发生变化。技术之变,是5G、云和AI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带来的技术圈层跨越;行业人群之变在于参与数字化,关注数字化和决策数字化的人群都在跨越原来的圈层;企业需求之变,更是一种跨界或者“无界”的表现,这种跨界远超互联网带给传统企业的冲击,这些需求甚至超乎企业自己的认知,需要由外界的因素触发。
正是这些变化,导致了供需双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先产生用户需求,服务商由需求引导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实际上,对于数字化转型,华为这样的专业领先“伙伴”甚至要比一些客户本身更理解他们的需求。
因此,供需相互推动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带动价值创造的重要载体。以5G To B为例,这个趋势对于很多政企客户而言还仅仅停留于概念,而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已经将这个趋势落地行业成为解决方案。很显然“懂行”在新的供需关系中,提高了数字化转型的速度,让数字化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
02数字化转型进入“沉浸期”更需要专业领先的“懂行”伙伴
一份数字化调查显示:45%的公司恐惧在未来三到五年被淘汰,同时78%的公司认为数字化初始公司带来了新的威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的确产生许多跨界,也一度让传统行业感到恐慌,并因而产生了对互联网+的追逐。据零壹智库统计,2016年至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有20处提到“互联网+”。
的确,以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时代,创造了诸多商业奇迹,新的业务形态和用户市场让一些“不懂技术”的传统企业大开眼界。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互联网+基础信息化”这种粗放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