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植物肉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市场的想象空间好像更大!

2020-09-18 10:54
财经涂鸦
关注

“终局取决于如何更高效、更可持续地获取蛋白质。”

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BYND.US)在美国上市之后,为美国植物肉行业树立了标杆。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市场的想象空间更大。相比于之前的“佛素”用户群,新一代植物肉公司的目标,在于那些吃肉的人,而2018年中国消耗了全球28%的肉,是美国的两倍。

赛跑很快开始。

今年年初,珍肉完成一笔来自纽约替代蛋BIV(Big IdeaVentures)的种子轮+融资;8月19日,星期零STARFIELD宣布完成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20日,Hey Maet宣布获得了天图投资和美国硅谷投资人郭威的近千万元融资。

国外公司也在积极加注中国市场。

9月8日,Beyond Meat宣布在浙江嘉兴建立工厂,预计在预计将在几个月内开始试生产,并在2021年初达到全面投产。

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植物肉乃至植物基食品公司真正想要做的,是对动物蛋白替代,一场蛋白摄入的变革,在中国刚刚揭开了一个小角。

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呢?

植物、蛋白、土地和人口

人类吃肉,根本目的在于获得蛋白质,人类在进入农耕文明前,曾有过数万年的狩猎-采集历史,而按照《人类简史》和《进化心理学》中的描述,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取蛋白,甚至已经融入到了味觉记忆中——和糖一样,“肉”的美味,也即代表着更高效的蛋白质来源。

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这种蛋白的获取效率可能变得越来越低。因此,从植物中直接获得蛋白,就显得更有价值。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宜居未来中心估计,与美国食品供应链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和乳制品生产约占48%。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将Beyond Meat的汉堡“肉”饼与1/4磅美国牛肉汉堡对比,发现Beyond Burger的使用减少了93%的土地、99%的水和90%的温室气体。

肉的生产,同样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2017年,畜牧业土地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5%。与此同时,约每年全球有720亿头动物被宰杀作为食物。

近十年,动物性的肉制品全球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为1.5%,中国、欧盟、美国、巴西和俄罗斯约占全球肉类消费量的70%。

但同时,替代肉则有着更快的增长。

至2018年,全球十年肉类替代品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5%(包括豆腐销售),亚太国家占全球销售额的90%以上,北美和西欧增长率超10%。

肉类替代品中多数为人造肉。

人造肉通常被氛围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动物性),另一种则是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目前,植物方向在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明显,也是当下人造肉的主流。

在UBS 2019年发布的《食物的未来:植物性肉制品有望重新平衡全球蛋白质消耗量》报告中,植物肉指通过称为“挤压”的加工技术,利用植物原料复制了肉的核心结构,使用植物蛋白(例如豆,豌豆,小扁豆或其他蛋白),而不是动物的分子水平的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物质。

据估计,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的规模大概在121亿美元,每年复合增长率是15%,到2025 年,人造肉的体量约为279 亿美元。

在中国,2019 年中国人造肉的市场大约体量是在200亿元以内,预计未来5年,中国人造肉的体量有望突破到800亿-1000亿。

人如何「造」肉

从必要性、增长性和趋势性上,“肉”的替代撬动了供应链的改变。

植物蛋白的加工分为三个步骤:选择蛋白质来源、隔离分离,和挤出。

在蛋白选择上,植物肉的蛋白来源主要是大豆和豌豆;从所选豆类的蛋白中分离出原始蛋白;通过挤压蒸煮过程中使用高温度水分和压力对蛋白进行形状重塑,形成植物蛋白。

在蛋白来源上,Beyond Meat使用的是豌豆蛋白质分离物,从成本上,大豆蛋白的成本约为豌豆蛋白的1/3,目前很多企业先选择大豆作为植物肉原料,成本是重要原因。

在技术上,大豆蛋白的加工技术也比豌豆蛋白更成熟。现阶段的技术可以去除大豆本身的苦涩味道,后期需要用的去味的辅料和添加剂就会更少,且大豆蛋白的技术提取率更高,综合来讲,大豆的价格成本和技术成本都更低。

豌豆蛋白的优势在于无过敏源。豌豆是目前豆子里为数不多没有过敏源风险的豆类,任何人群都可以食用豌豆,在国外,有消费者对大豆是存过敏反应的。但豌豆蛋白的加工技术相对困难,全球范围内能够掌握提取高纯度豌豆蛋白的企业大约就5-6家,且豌豆本身有苦涩味道,需要添加剂,这也抬高了部分成本。

相比大豆在水里的分散性,豌豆蛋白的分散性较差。

大豆蛋白的整体需求量和产能是豌豆的10-30倍,豌豆蛋白的全球需求量在12万-15万吨之间,大豆蛋白在200万-300万吨,大豆蛋白成本因规模大而更低,因而适用范围非常广。

对于大豆来说,大豆蛋白的转基因的风险点一直存在。在国内,转基因大豆的油在零售渠道中并不被消费者认可,通常只会在餐厅中使用。因此,无过敏源、无转基因风险的豌豆蛋白未来的成长性一定好于大豆蛋白。

事实上,国内豌豆蛋白的年增幅已超过25%,大豆蛋白年增幅则不超过 10%。

全球内范围内,豌豆蛋白加工的巨头是罗盖特(Roquette)和科索克拉(Cosucra);在国内,则是双塔食品(002481.SZ)、烟台东方蛋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蛋白“)和山东健源集团(简称“山东健源”)。

双塔食品是国内豌豆蛋白的龙头,目前已经建成了6万吨的高纯度豌豆蛋白产线,在2019年时投资50亿建设了10万吨的生产线,到2022年,双塔食品的高端豌豆蛋白年度产量能达到2万吨以上,如果10万吨的产线全部投产的话,其整体豌豆蛋白的产量和体量能占到全球豌豆蛋白实际量的30%。

东方蛋白是2008年把第一条豌豆蛋白产线进入国内,目前豌豆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

这三家公司都在山东烟台招远,在技术上都类似。

双塔豌豆蛋白70%以上用来出口,据《财经涂鸦》了解,植物肉公司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潜在的需求大约能占到双塔出口的15-20%。今年上半年,Beyond Meat采购量已突破500多吨,预计全年突破1000吨。

目前植物肉公司还未介入到更上游的供应链环节,Beyond Meat原材料多为外采,据业内人士判断,目前其体量还未达到、产品端的毛利也足够,所以,Beyond Meat在相当长时间只会专注产品开发和推广,而不向上游延伸。

“若其在5-10年内能把体量做到30亿-40亿美金,或许会布局上游。”上述人士判断称。

而专注于上游的还包括美国杜邦公司,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食品与饮料业务(平台)亚太区总裁李永敬在回答《财经涂鸦》提问时表示,目前很清楚,定位上游,且不会做下游,但会帮助下游客户建立品牌和提供市场和技术帮助。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