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欧菲光被苹果抛弃,难道只有死路一条吗?

2021-03-25 15:30
连线Insight
关注

3、谁最终成功“去苹果化”?

在2007年第一场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引用了计算机图像接口先驱Alan Kay的一句话——“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就应该自己做硬件。”

很多苹果硬件供应商为此深受其害。

最近营销翻车的英特尔,被苹果抛弃过两次;IBM与苹果合作近11年后,换来了乔帮主的一句“再见,没开玩笑”。而GPU(图形处理器)巨头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在遭遇被苹果“抛弃”、“挖墙脚”,而后“卖身”的悲惨变故后,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最终东山再起。

依靠芯片晶片和软体IP(知识产权)技术,Imagination曾是苹果图形处理器的重要供应商,每年苹果支付的许可费与专利费占到了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

有了苹果这棵“大树”,Imagination在移动GPU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以上。2015年以前,苹果甚至成为Imagination持股将近10%的大股东。

尽管双方合作愉快,但苹果从未停止过GPU自研步伐。

2013年,苹果曾秘密聘请了至少12名前AMD工程师,以及飞思卡尔、IBM等多家芯片供应商核心技术人才,组建“Orlando GPU团队”。

2016年,苹果的“黑手”伸向了Imagination。据美国媒体《Mac Rumors》爆料,Imagination多达25名员工被苹果挖去,其中包括COO、硬件工程副总裁、多位高级研发人员。

挖空对方的核心人才,苹果的“分手信”很快就来了。2017年4月,苹果宣布将在15~24个月内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GPU设计,转而采用自己设计的产品。

此后,Imagination元气大伤,股价曾在一天之内暴跌超7成。2个月后,其就以6.75 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卖给私募基金公司Canyon Bridge。

Imagination 2016-2018年股价,图源万德

此后,Imagination一面深耕技术,一面谋求多元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智能手机领域,Imagination开拓了安卓手机市场,为中兴、华为等厂商提供视觉和通信类IP。2019年,其占据手机GPU市场约1/3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Imagination还积极开发汽车、AIoT、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在汽车领域,依靠图形处理、光线追踪、PowerVR等世界领先技术,Imagination在2019年汽车行业GPU市场份额高达43%;在人工智能领域,Imagination成为业内唯一一家可以同时提供半导体知识产权(IP)、射频设计、软件和认证的全系列产品的企业;在5G、物联网等领域,其创造的收入也达到公司总营收的10%-30%。

而目前更戏剧化的进展是,苹果由于GPU开发进展不及预期,重又谋求与Imagination合作。2020年1月,两者达成一项新的多年期授权协议,苹果将每年支付给Imagination专利授权费。

能让苹果吃“回头草”,足以说明其技术之不可替代性。而有了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核心技术,Imagination也不会如昔日般将命运置于苹果手中。

同样被苹果抛弃过,但成功实现多元化转型的,还有国产锂电池企业欣旺达。

2020年,欣旺达实现营业总收入296.9亿,同比增长17.6%,其中手机业务营收比例,已从2015年的77%降至55%。笔记本电脑、动力电池两大领域营收增速超过40%,成为增长主要来源。

欣旺达2020年营收结构,图源高工锂电

欣旺达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也是因为被苹果“抛弃”。

2011年,在苹果iPhone 3、iPod电池供应中,欣旺达占比高达20%。但到了iPhone 4,苹果就抛弃欣旺达,转而与其他竞争对手合作。

失去苹果订单后,欣旺达一度创下史上最大利润跌幅。2012年,其净利润同比下滑13%。

随着国产手机崛起,欣旺达转而投向小米、中兴、华为等安卓手机供应链。

与此同时,通过自研、并购等手段,欣旺达切入动力电池产业链,成为雷诺日产、吉利、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电池供应商。

2020年,尽管其汽车及动力电池业务仍未实现盈利,掉出当年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榜单,但从其历年平均20%以上的营收增长率、非手机类业务每年营收占比提高的情况来看,其“手机电池厂商”的标签,正逐渐弱化。

苹果的强大,决定了它的强势地位。而今,它还在壮大,近半年以来,随着iPhone 12大卖、APP Store逐渐开业,苹果的股价从2020年7月1日至今,涨幅将近35%。

与之对比的,却是“果链”的一片“萧条”。去年7月1日至今,立讯精密市值跌去上千亿元,欧菲光股价跌幅高达55%,歌尔股份市值蒸发亦逾百亿。

“代工厂撤离中国”、“337调查”、“欧菲光事件”等,与苹果相关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代工厂的命运。一张苹果入场券,固然价值不菲,但太过依赖苹果却极其危险。

如何培养核心技术,逃脱“寄人篱下”的被动命运,才是“果链”厂商们持续发展的终极出路。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