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入局造车,小米是“谋定后动”还是“闻风而动”?

2021-04-04 15:31
财经无忌
关注

入局造车,小米的“谋定后动”

人种学者扬·奇普切斯在系统性的研究过私人物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变迁后,曾经得出过一个有趣的结论:

只有两件个人物品是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会随时带在身上的,它们分别是现金和钥匙。

在那之后,伴随着快捷支付、指纹门锁、私家汽车的普及,这一列表之中的物品还在不断经历着更迭。

从这个角度来说,身处2.0进化时代的小米,此次发布会上官宣造车的新动向,同样是其基于智能终端,链接出行设备,将汽车钥匙带出生活的一次“尝试”。

对于不熟悉小米的用户来说,小米的这一尝试可谓一波三折。

时隔十一年再次创业,一心造车的雷军,如何重塑小米

想要明白小米官宣造车的逻辑,首先要明白的是,小米此前为何不造车,又为何对造车问题“三缄其口”。

纽约大学教授,著名咨询顾问克莱·舍基曾经在《小米之道》中总结出四条这一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信仰,它们包括:

1.以用户为中心;

2.只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

3.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4.克制贪婪。

四者之中,后两者正是这一问题的答案。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克制贪婪都是最难的,也是竞争对手最难学习的。

这一价值在创业阶段的体现,是小米对于硬件毛利率的严格控制,而在当下,它则意味着小米对于“风口”的谨慎态度。

但“谨慎”并不意味着放任无为,小米对于造车的兴趣和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深埋。

虽然雷军在30号的发布会上说,公司实际上在今年1月15日才开始调研造车。但早在2015年,小米就已经开始参与新能源造车的前端环节,那一年,雷军所创立的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汽车A+轮和C轮的融资,并入股蔚来。

企查查投融资显示,小米关于交通运输类的投资事件达到17项,其中,2012年,小米曾投资木仓科技,资料显示,北京木仓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领域的实用应用开发商;2014年,小米投资了车载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商凯立德,和车载智能产品研发商睿米等。

至于小米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否跟上,大可不必担心。

企查查知产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

这一数字,即便是同蔚来等先发品牌1000余件的专利数相比,差距也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小米过去数年内对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的硬实力支撑,也是有目共睹。

2020年7月,雷军在《人民日报》撰文,5年投资500亿元;8月,雷军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中提到,2020年小米研发投入预算超过100亿元,同时雷军还给小米定下了“三大铁律”,以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11月,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宣称在2021年将扩招5000名工程师。

庞大的投入之下,即便面对造车前途上的风雨险阻,小米也不至于在研发端“捉襟见肘”。

穿越漫长的十年周期,小米新时代的每一步,依然坚实且稳健。

小米的“护城河”之思

清华大学教授,德鲁克学院首席导师吴越舟曾经在《小米进化论》一书中做出这样的表述:

“今天,研究中国的新经济力量,小米是一家无法被忽视的、充满传奇的企业,很多人想通过研究学习小米,找到通向未来的方法论。”

毕竟拥有如此知名度,粉丝如此众多的小米,迄今为止的年龄,仅仅只有十一岁。

1.0进化时代的小米,拥有覆盖硬件,智能家居,生活耗材等产品链,是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可以说,雷军的确缔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而在这一奇迹的中心,则是这一企业耗费数年所构建的护城河,它们包括在供应链端和研发端的硬实力、依托价值和产品所构筑的庞大私域流量和小米生态链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在造车领域,光大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小米集团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品牌、渠道、供应链、芯片获取能力等方面存在优势。

时隔十一年再次创业,一心造车的雷军,如何重塑小米

在手机端,澎湃C1芯片的研发也证明了对于小米手机科技的制高点的占领和对核心技术的不倦探索。

这也是为什么,雷军敢于在发布会现场演示小米11 Ultra与专业黑卡相机在夜景、超动态的复杂场景下的拍照表现,并称这一产品已经远超专业相机表现。

“手机影像已正式迎来与相机的拐点之战。”

除此以外,米粉这一群体多年来的支持与守护,也是这一品牌区别于一般科技势力的关键所在。

在30日晚间的发布会上,雷军有多大的决心,米粉们就有多大的热情。直播间的弹幕被米粉们“干翻特斯拉”“666”刷屏。

正如雷斯克本人所承认的那样,米粉的强烈支持也是小米决定造车的关键因素之一。

很多米粉也通过不同方式呼吁小米造车,有米粉甚至在给雷军的留言中说,“只要小米敢造车,我就敢买!”

对于小米来说,正是具备如此庞大的共同价值群体,才使得他们在这样一个信息冗杂、获客成本高企的时代,始终保持穿越荆棘的优势竞争力。

最后,便是小米生态链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以手机这一超强黏性终端为核心,配合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的联动性,小米切入智能汽车领域可以实现各个应用场景的联动协同性,能够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上述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小米在未来就“所向无敌”。

回到企业的动态竞争之中,供应链、技术、甚至于场景,更多都是一时之优势。

过往的商业兴衰史已经无数次启迪我们,决定企业最终成败的“永续护城河”不是别的,正是企业中被忽视的“人”。

正如张磊在《价值》一书中所阐述的那样,“勇于创新和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才是企业永恒的护城河。”

从离校创业,到叱咤金山,再到小米过往十年的变革,雷军和千万小米人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这样追求极致的理念。

从上一个十年的小米进化论1.0,到如今的进化论2.0时代,摆在雷军面前的考验其实从未改变。

正如雷军自己所说的那样:

“刚刚创业的时候一无所有,我们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巨头。通过10年的打拼,我们依然取得了今天的奇迹。那么今天,我们已经是一家世界500强3万多名员工,实力比我们10年前强了太多,我们担心害怕的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其实只有一点,我们今天还有没有10年前一样的勇气,还有没有10年前一样的决心?”

而这个关于小米未来十年能否成功的最后一个问题,答案或许不在别处,就在雷军自己的心中。

一些人或许还记得,就在358天前,小米十周岁的生日上,雷军和小米全体高管一起重走了创业以来的旅程,从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的银谷大厦起步,到望京的卷石天地,再到清河的五彩城,最后到小米科技园。

这段长达三十公里的路线,被视作小米十年来的汗水与辉煌的一种象征。

然而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段旅程从起点到终点,恰巧在广袤的地图上,勾勒出了一个“人”字的图案。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