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份阅片、470万次导诊,腾讯已经切入医疗核心
“过去一年,腾讯医典完成了1000个疾病的覆盖;AI导诊接入近300家医院,累计提供了470万次精确的导诊服务;在服务医生与医院方面,AI影像辅助医生阅片2.7亿张,服务近160万名患者,提示高风险21万次;AI辅诊累计分析门诊病历 800多万份,提示高风险16万次……”
彩云之南,腾讯副总裁丁珂以一系列令人叹服的数字对腾讯医疗事业的耕耘进行了小结,开启了腾讯全球生态大会的医疗之行。
届时,腾讯的医疗布局大体成熟,可分为以互联网为支撑的B端业务,以腾讯医典构筑影响力的C端业务。而人工智能则贯穿其中,两端同时发力改良医疗流程。
是什么在推动着腾讯的医疗业务不断前进?腾讯全球生态大会之后,动脉网尝试找出数字背后的答案。
围绕“智慧”,腾讯借互联网“连接”B端资源
以“便民”为立意,以“连接”为手段,腾讯以互联网思维将患者、医生、医院联系再一起。
在患者与医院关系的建立之中,电子健康卡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每当我们到一家医院看病,就得办理一张这家医院的就诊卡,并附送个性的病历本,但不同医院的就诊卡并不通用。去的医院多了,手中的就诊卡、病历本也就多了,看病过程越发让人心堵。”腾讯医疗健康应用产品中心总经理何波慨叹到,“智慧旅游的同事可以用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医疗是否也能实现患者看病的一卡通呢?”
实际上,国家在去年已经开始着手了这个“堵民”的问题。2018年1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提高对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重要性的认识。文件表示,普及电子健康卡应用有利于破解“多院多卡互不通用”堵点问题,推动实名制就医,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有利于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集成和开放共享。
今年一月,腾讯再度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达成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战略合作。何波表示,双方将共同建立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腾讯将为居民提供建卡、发卡、用卡全链条服务,并以腾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数据安全保障,最后实现国家电子健康的主索引和微信ID、医院就诊ID绑定,让每个居民只需凭借一张电子健康卡,即可跨院就医。
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是腾讯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领域,腾讯希望从以下两个方面助力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
第一个是连接。对于大多数的用户来讲,医疗是一个低频的应用场景。对于低频的应用来讲,那就需要考虑怎么把用户连接到这个平台上面来,实现用户和平台的连接。腾讯依托有11亿月活的微信,能够快速地触达用户。
对于连接的实现,腾讯运用医联体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患者信息的互联互通;用企业微信实现了医患之间,医医之间的信息沟通;利用微信支付和微信医保支付实现了互联网医院的支付和医保结算。
第二个是安全。医患在互联网上通过人脸识别做医患身份核实,防止出现假医生、假病人的情况。数据流通过程中利用区块链保证患者的病历数据,检查数据,处方等数据的安全。在信息系统建设上,腾讯通过御点、御界、御见等产品可有效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
腾讯互联网医院建设方案
此外,为推动医联体的建设,腾讯也在尝试以AI技术帮助以县为单位的医共体推陈出新,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浙江德清县的“德清模式”,这是腾讯以区域中居民的健康为目标,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杠杆,探索出的新模式。
德清地处沪、杭边缘,患者外流情况严重,如何把患者留着本地,发挥本地的医疗的价值是政府难以解决的难题。这里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一个是医院之间的信息流通问题;另一个是基层医疗的医疗质量问题。
在德清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德清医共体迅速成立。但是,虽有医共体,基层医疗无法连接上方资源,患者依然会涌向三家医院。
人工智能可解决这一痛点,腾讯以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作为德清县支撑。其中,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覆盖CT,内镜和乳腺钼靶;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则在诊前为居民自助分诊,诊中辅助电子病历输入,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诊后为医生提供治疗建议。
通过这种模式,患者可在卫生站进行照片,影像数据将流向县里的影像中心,专家处理之后将报告流转回卫生站。通过这样一个流程,患者无需再有经历几十公里的行程,在家即可获得报告。
同时,腾讯也不断协助德清县的医生学习 AI相关技术,提升基层医疗资源,促进医共体发展,为医联体夯实基础。
C端教育,腾讯医典隐隐发力
在整个智慧医疗布局中,腾讯医典着实是个“奇怪”的产品。如果只从产业角度审视腾讯医典,这个面向C端的百科全书式产品难以看到变现的价值。但如果我们把它同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似乎以非商业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医疗市场。
前些时候争论得风生水起的“996”问题影射着中国社会的劳工问题,无论是代表着高文化层次的互联网人群,还是接地气的“外卖”人群,工作中的人们是在很难抽出时间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未雨绸缪。当走入医院时,他们往往已经身不由己。
这样的就医习惯给国家医保支付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等到已经感受到了痛楚,患者再想重获健康,一笔昂贵的医疗支出必不可少。
单靠国家大力推动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能治病,但不能治本。只有当居民拥有健康意识,能够衡量疾病带来的利弊时,被动就医才会向主动就医转化。
腾讯医典便在此起到了居民健康教育作用。
这一根植于手机应用和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版”百科全书完美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我有一万种方式不去医院,却可以在上班间隙玩玩手机。
这实质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患者通过腾讯医典进行查询,可以在生活的间隙将主诉与症状进行对比。腾讯医典不仅能够运用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信息关联服务,还能为用户的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另一方面,若用户已经确诊了某项疾病,则可通过这套百科全书对所患疾病进行深层了解,这对于患者与医生的对话以及后续的治疗、康复均有显著帮助——患者能够通过认识疾病对疾病进行管理,主动参与自身医疗决策。
触达用户后,如何让复杂的疾病知识更为用户所知、所感,这也是腾讯医典团队一直在思索的问题。除了图文并茂,如漫画、视频等呈现形式,基于医学知识的特性,腾讯医典还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将3D人体可视化模型应用于患者端科普的尝试。
图片来源于腾讯医典
至于为什么要做一个这样的平台,腾讯有自己的理由。
百度的医疗竞价排名让腾讯意识到了做一个中立的、第三方的科普平台的重要性,腾讯将不以流量、不以盈利为目的,全新打造一个高质量、可参考的医疗科普平台。
所以,腾讯对于腾讯医典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视,与《人间世》第二季的协作则体现了腾讯医典的温情。
“医学总是让人感觉冷冰冰的。医学上谈骨肿瘤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三。可是,对每一个家庭来说,一旦发现了这种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就不是百万分之三,而是百分之百了。”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认为,任何疾病能在早期发现,以及治疗中切实感受到有温度的关爱,可以有效改善个体生存、家庭生活质量,重疾、罕见病尤其如此,医学科普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是“深水区”医疗科普突围的关键,这也是腾讯医典选择与《人间世》合作,想要共同探索的东西。
抢夺AI风口,觅影上下求索
除了便民,腾讯对于医院的AI赋能同样不遗余力。全球AI100位医疗AI领袖,中国仅三人入选,其中的两人则是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范伟与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监郑冶枫,
腾讯对医疗科技的重视可见一斑。事实上,腾讯三大AI机构——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AI lab、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经将AI在医疗中的应用划分为了三大块,各司其职,逐一突破医疗AI中的难题。
“有些事物不能直接测量,你要想办法测量。”这是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灵感,而这里的测量指的是对患者的运动进行分析。
在生活之中,与运动相关疾病非常多,患者数量最多的病种包括脑卒中、帕金森,此外多发性肌肉硬化症、房颤、脑瘫等疾病也影响了众多家庭。在范伟看来,这些疾病的共同之处在于可通过运动评估对其发病状况进行度量。
这是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的研究方向:以视频捕捉患者的运动信息,并借助人工智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结合专家评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这意味着,行为不便的患者不再需要常常前往医院复诊,医生只需通过摄影头与患者互动,便可完成患者的疾病管理。
腾讯优图实验室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与影像相关的AI研究上,其研究方向包括眼底、宫颈癌、肺结节、乳腺癌、脑卒中、肝癌,可以说是最接近AI影像创业公司的实验室。
至今为止,优图实验室已经获得了160篇AI专利,100篇顶级期刊论文,开发了10大产品解决方案,日均服务调用高达3000000000次。
眼科AI解决方案是目前优图实验室最为成熟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AI算法仅能检测单一疾病,而优图的AI技术覆盖了30个疾病的特异检测,覆盖了绝大多数临床情况,近乎达到了全病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