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远程病理平台赋能基层医院,揭秘华银健康发展的非典型路径
近日,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商广州华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银健康”)宣布完成6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是今年以来医疗健康领域额度较大的一笔融资,在这之前,华银健康完成了1500万美元(约1.06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和1.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随着医改的深化、检测技术、网络传输、物流等各方面的逐步完善,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集中程度已较高,金域医学、艾迪康和迪安诊断分别占据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35%、18%和16%的份额。
在三巨头基本把持行业的大格局下,成立于2009年、地处金域大本营——广州的华银健康却异军突起,目前其临床服务已经覆盖全国27个省区超过2000家医院,拥有五个省级实验室,年诊断标本量超过850万例。
与此同时,作为行业后来者,2014至2016年,华银健康营收增速持续保持在50%以上,远超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行业的平均发展增速,按照规划,至2020年,华银健康将完成全国12至14个省级实验室的布局,同时朝着“全球最大的病理诊断中心”的目标奋进。
华银健康的产品和服务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其快速发展的秘诀又在什么地方?公司为何能接连得到资本的青睐,融资后其业务拓展重点会侧重哪些方面?围绕这些问题,近期亿欧大健康采访了华银健康创始人黄春波。
以远程病理为核心的差异化路径
较之成熟市场,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占医学检验市场的比例仍较低,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集中程度已较高,主要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已从单一的价格、资源导向转为包括技术应用、网络布局、运营效率在内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在黄春波看来,寡头垄断格局下,华银健康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远程病理诊断为核心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目前,华银健康第三方远程病理诊断服务市场占有率60%,第三方远程术中冰冻诊断市场占有率达90%。
据了解,病理诊断是一种通过显微镜对组织、细胞进行观察并作出诊断的方法,是大多数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最终诊断,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科的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水平。根据广证恒生研报推测,病理诊断潜在市场规模约500亿元。
最初,以病理作为切入点,其实与黄春波之前的个人职业经历相关。他曾与朋友创办万孚生物——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POCT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曾在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营销工作,长期在行业内的浸淫,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行业,同时也积累了行业经验和人脉。
黄春波告诉亿欧大健康,“病理在国内医院是一个非常薄弱的板块,但从临床角度而言它又至关重要,因此我觉得病理是医院亟需提升的一大刚性需求,再加上国内企业专门关注这个点的也不多,所以,当时我们就抓住病理这个医院的刚需来做市场的切入点。”
但病理绝非一个容易切入的领域,具体来看,作为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托,病理医生的从业门槛高,培养一个成熟的病理医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病理医生人数十分缺乏,绝大部分的病理医生就职于三级、二级医院,大部分病理诊断开展于三甲医院。
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病理医生培养时间长,也极难培养,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通过远程病理这个模式来解决医生不足这个问题,大多数医院病理专家都能通过远程来发报告,这样就解决了专家不足的痛点,可以实现更广的覆盖面”。
而远程病理诊断模式的前提是平台专家网络的搭建,在这一点上,华银健康选择了依托医学专业高校合作的路径。
成立次年,华银健康便与南方医科大学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在2011年正式启用了南方医科大学·华银病理诊断中心,“以南方医科大学的团队为基础,慢慢向全国扩展,把全国专家慢慢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搭建起了全国远程病理服务平台。
之后,华银健康也积极开展跨国病理学科合作,促进华银病理学科发展与高端诊疗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其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等国际名校开展了远程病理诊断、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