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驶入快车道,医疗安全、医保基金安全等环节如何保障?
受疫情影响,互联网医疗注定成为2020年的热词。近期互联网医院集中建设、医保快速覆盖,将行业推进了一大步。
不过,行业目前仍有诸多界限有待突破,首诊限制就是其中之一。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印发的一项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尽管这里的“首诊”与互联网医疗中的“首诊”或许并非同一概念,但依然引发了行业内的热烈讨论。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医疗这样强监管的领域。在线问诊仅限于复诊,也正是出于多方面安全与监管的考虑。那么,互联网医疗安全监管的核心有哪些?政策规范与执行进展到哪一步了?回答这些问题,才是探讨下一步发展的前提。
互联网医疗加速发展,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在线问诊数量激增,新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加速上线。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至今,共有100多家互联网医院获批或建成上线。与此同时,医保支付也快速到位。
3月2日,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或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签订医保补充协议后,其在线复诊服务可纳入医保支付。
多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火速改造信息系统实现在线结算。公开资料显示,近期已有数十家互联网医院接通医保,还有部分医院正在进行对接。
已接入医保支付的部分医疗机构,资料来源:公开报道,动脉网制图
也就是说,互联网医疗服务广度、服务深度均在疫情推动下取得重要进展,一方面是越来越多实体医院更重视线上服务,另一方面是医保接入,使在线就诊闭环更加完整。
患者的使用数据在近期也有较大突破。据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3月20日,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比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
互联网复诊开方、医保支付、药品配送这一系列流程的打通,为慢病患者续方开药提供了便利。然而,随着行业往更广、更深处推进,在线问诊业务量增加、药品订单增多、医保支付覆盖率扩大,这其中的安全监管显得更加重要、也会更为复杂。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10 DLL3领域的中国时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