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型X射线成像系统Nanox又有重要进展,再加剧情反转

2020-10-13 15:16
器械汇
关注

FDA审批

Nanox公司在2020年1月已经为Nanox.ARC 提交了FDA 501(k)申请。3月份,应FDA“提供其他数据和其他信息以完成申请并解决某些缺陷”的要求,Nanox又提交了补充材料。

另外,其软件组件Nanox.CLOUD可能需要单独的审批,不过由于Nanox公司采用与第三方医学成像公司合作的模式,因此这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同时,Nanox公司也在准备CE认证,预计2021年上半年提交申请。

据Nanox公司估计,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获得FDA批准和CE认证。

获批FDA后,Nanox公司计划2021年下半年至少安装1,000套Nanox系统(包括设备本身和各种成像服务),并在2024年之前部署15,000套Nanox系统。

如果获得FDA批准,那么下一步就是批量生产,富士康的子公司将成为制造商。富士康是Nanox的投资方之一,2020年1月投资2600万美元。其他投资方还包括富士胶片,以及上文中提到的韩国SK Telecom公司。

纳斯达克上市

2020年8月21日,Nanox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NNOX,其股票开盘价为18美元,总交易规模为1.65亿美元,市值达到9.03亿美元。

市场定位

Nanox公司强调,其并不参与竞争现有市场份额,而是补充传统厂商尚未进入的细分领域,相当于扩大了原有的市场份额。


▲ Nanox公司的市场定位

Nanox公司表示:

传统厂商面向的市场为:健康维护组织,医院,医学成像中心;

Nanox公司面向的市场为:急诊室(Urgent Care units)②,门诊部、养老院,农村地区,医学成像能力匮乏的国家或地区。

注②:根据Nanox公司提供的数据,美国的这类急诊室超过9600个。

同时,Nanox公司认为,未来,卫生组织、医院和医疗中心将由资本支出(CAPEX)转向基于运营支出(OPEX)服务的模式。

对于一些医疗成像厂商,Nanox公司可以针对其成像产品来定制生产X射线源,预先收取一次性授权费,并对售出的每套系统收取特许使用费(recurring royalty payments)。

目前,Nanox公司已经在13个国家或地区布局其终端产品,共计5150套,采取按扫描付费(pay-per-scan service)的业务模式。按照协议,由Nanox公司向使用机构免费提供产品,使用机构每年需向Nanox公司支付年费,并需要达到最低扫描次数(按每天7次,每月23个工作日计算)。单次扫描费用因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全球平均单次扫描费用大约在40美元左右,其中的14美元将支付给Nanox公司。据此计算,每套系统每年至少能为Nanox公司带来27,048美元(12×7×23×$14)的收入。而且,根据Nanox公司提供的数据,全球单日平均扫描次数约为60次,机构的运营目标可以达到20次。

已签署交易合同的13个国家或地区如下(需等待当地监管机构批准Nanox系统):

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共计1000套

中国台湾、新加坡:共计500套

意大利:500套

西班牙:420套

俄罗斯:500套

白俄罗斯:100套

南非:500套

巴西:1000套

墨西哥、危地马拉:共计630套

此外,Nanox公司还与3个国家的当地服务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美国:3000套

韩国、越南:共计2500套

▲ Nanox公司全球市场布局

一场骗局?

就在“器械汇”即将完成此文时,9月15日,Citron Research(香橼研究公司)发布了题为《Nano-X Imaging(NNOX)闹剧-Theranos 2.0》的报告。这份报告将Nano-X描述为:“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公司,只是一个用最低的研发投入、虚假的客户所渲染出来的科学项目,并没有获得FDA批准。”

受此消息影响,Nano-X的股价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中每股下跌了12.41美元,跌幅超过25%,在2020年9月16日每股收于36.80美元。

9月16日,美国律师事务所Bragar Eagel&Squire,PC宣布,以投资者的名义对NanoX公司提起一项集体诉讼,称其作出虚假或误导性描述,且未公开以下内容:

(1)NanoX的商业协议及其客户是捏造的;

(2)NanoX关于其“新型” Nanox系统的陈述具有误导性,因为从未提供过将其图像与竞争对手机器图像进行比较的数据;

(3)NanoX向FDA提交的材料承认,Nanox系统并不是原版(original);

(4)由此,NanoX在任何相关时间的公开声明都具有严重虚假或误导性。

Citron Research是一家有名的做空机构。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这家机构曾在6年时间里先后狙击了20家中国概念股公司,其中15家股价跌幅超过66%,7家已经退市。

Nanox公司的创新技术和运营模式,到底是影像市场的开路先锋,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是传统成像技术的“破壁人”,还是被做空机构看中的“肥肉”?元芳你怎么看?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