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姜英爽:大米和小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大米和小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动脉网:从2016年第一家大米和小米儿童中心试营业到如今,您觉得大米和小米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姜英爽:最大的变化是,我们不再是只有一家线下机构的“单打独斗”的公司。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也有了更多的伙伴,我们的规模变得更大的同时,也更加体系化。
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孤独症儿童康复、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多学科合作团队,进行适用于孤独症及发育障碍儿童的干预康复体系研发。2019年10月,我们发布了以改善患儿核心障碍——社交能力为中心的自有知识产权RICE康复体系。其集评估、干预、康复和培训为一体。目前被运用于大米和小米各个中心。
我们还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多位专家及多个科研机构合作,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始联合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尝试。
2018年和2019年,我们曾先后获得达晨创投、元生创投、万物资本、浅石创投的投资。2020年,我们获得了由奥博资本领投的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今年,我们将启动“服务百万孤独症儿童家庭”的新战略,兼容并蓄国内外先进的干预康复理论和方法,以大数据、机器学习为助力,为儿童成长发育提供优质服务产品。
动脉网:2019年6月,大米和小米与昆山杜克大学展开人工智能助力孤独症早期干预的合作。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在孤独症领域的应用?
姜英爽:人工智能技术是孤独症领域的“加速器”。线下,只是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改善的人群数量只是加法。但是,用人工智能各种技术与算法,才会裂变,才会指数级别增加,才会造福更多人,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方面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如果时机成熟,将对改善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希望未来可以用先进的技术惠及到更多的中国孤独症谱系儿童和家庭。
动脉网:大米和小米的康复干预中心主要设置在北上广深等一线或沿海城市。未来,在康复干预中心开设过程中会做怎样的拓展?
姜英爽:我们会考虑当地的政策以及市场需求情况。我们现在也在筹备武汉、成都的康复干预中心。2021年,这些中部城市以及其他中小城市的大米和小米康复中心将会开业。
大米和小米北京(双桥)干预康复中心
动脉网:大米和小米在联合普通幼儿园开展着融合支持,这个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姜英爽:对于我们来说,做融合支持方向的老师稀缺,这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此外,在融合学校集体教学的过程,老师精力有限也是难题。
孤独症孩子能否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要看他们的能力水平。有的孩子即便顺利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也会面临新的难题。比如有些学校不接受家长陪读,小孩子又不能独立适应课堂,不配合、有情绪,会对其他孩子造成影响。而现有条件下,学校又无法专门配备特教老师辅助。如果一些孩子一旦无法“融入”,很有可能会被“劝退”。部分普通孩子家长也不满意,向学校施压,校方或老师则找自闭症孩子家长“谈话”。家长经常被老师叫去谈话,心理压力肯定很大,自己也接受不了,会觉得孩子在学校被边缘化了。
对于这块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小衔接的课程,帮助孩子从康复过渡到普通小学。我们暑假也会开展夏令营的活动,帮助孩子提升融入集体生活的能力。
动脉网:当前大米和小米服务的孤独症患者人群数量是怎样的?拥有治疗师数量是多少?在怎样提升治疗师的能力?
姜英爽:大米和小米线上线下年服务人群数量上万人。目前,大米和小米有800多名治疗师,其中拥有30余名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数十名行为分析师、副行为分析师。
大米和小米具有完善的师资梯队,顶层是学术委员会专家,涵盖医疗、特殊教育、人工智能等多领域,重点任务是评估干预体系的搭建和人才培养;下层是承接专家指导的内部核心骨干,由各方向具有丰富干预经验的督导担任。这个“超级督导系统”帮助一线康复师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不断规范和优化干预行为和策略,推动新产品研发以及师资培养体系搭建和高端人才培养。
我们也在通过“菁米培训”或“直通车培训”对新治疗师进行理论和实操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此外,我们还有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培训帮助治疗师不断“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还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治疗师考BCBA,BCaBA。我们希望创造更好的条件,加速治疗师们的成长。
孤独症康复行业面临的痛难点是什么?
动脉网:您如何看待当前孤独症康复行业机构数量的增长?在从业人员的数量、质量上是否有继续改进的地方?
姜英爽:近年来,我国各类孤独症康复机构尤其是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发展迅速,康复机构数量增多,机构分布从集中在大城市发达地区逐步向各地发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值得鼓励的好现象,但也亟待政府相关机构能够加大资源投入和行业的规范以及优化。
相比机构的有待规范,更为严峻的是师资问题,在现有的从业人员中,可以说质量参差不齐。这需要政府、高校、康复机构一起,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我们看到,近年来很多地方在不断加大特教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将特教师资纳入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范围,积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增设特教专业。目前,很多高等师范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大米和小米在去年也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开展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协同育人等方面迈入实质性阶段。近期,大米和小米也启动了“鸿鹄计划”,从海内外甄选百名高端人才,量身定制培训及考核方案,使其支撑各中心干预康复、管理及实操督导等工作的落地。
动脉网:在孤独症孩童家庭中,需要家长配合康复机构做出哪些改变?当前家长培训是否仍旧有所欠缺?
姜英爽:大部分时间,孤独症孩子的生活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如果配合康复机构提供寓教于乐的实体训练环境,会加快孩子的进步。一方面,家长可以将训练机构所传授的训练原则与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应用与巩固;另一方面,透过家人、亲朋好友、邻居等,孩子可以接触到最基础的社会信息,学习到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充实孩子的生活。此外,许多孤独症孩子不会顾及别人的情感,这就需要最亲密的家人通过有效的亲子接触,如游戏等,一步步让孩子体验情感交流的快乐。
目前,国内家长的培训并不完善。为了解决家长培训的痛点,帮助国内家长和从业人员更为科学系统地了解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融合办法,大米和小米也在一年前创办了父母成长学院,为特殊需要儿童的父母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使每一位父母成为居家干预和家庭康复的专家。
动脉网:目前孤独症康复干预领域,面临的痛难点是什么?未来该领域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做出哪些相应的改变?
姜英爽:目前,我国的孤独症康复领域,一线城市较为发达,在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资源极为匮乏。我们缺少专业医护人员,这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国家级或省级专科医院,基层的医疗资源几乎为零。我们也缺少专业的康复师、治疗师,这也是孤独症的干预康复的瓶颈。
从孤独症人士的生命全程看,在幼儿期,他们会因专业医院、康复机构、专业人才的缺乏、找不到适宜的方法,贻误抢救性康复的时机;到学龄期,往往会因融合教育学校的缺失,被学校拒绝或者是劝退;进入成年后,他们的人生会面临更多的困境。由于成年康复机构和支持性就业、庇护性就业的缺乏,许多人被迫退居家中,情绪问题加重,许多母亲因为要照料孩子而被迫辞职或者失业。
可喜的是,社会各界正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比如托养、融合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都是用实际行动创造一个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我相信,在多方努力之下,一切都会好起来。
作者:钟庆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